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鸡舍环境控制技术(上)
浏览人数: 79 2018-10-12

  鸡舍的养殖环境与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等息息相关。主要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光照以及饲养密度等,任何一个环境因素控制不当都会对鸡群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引发各种疫病,给养殖场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舍环境因素控制技术,保障养鸡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高温环境控制技术

  1.保持通风 合理的通风换气可有效改善鸡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给鸡群提供一个空气清新、舒适的养殖环境,对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减少疾病的发生都有帮助。通风时要注意,育雏舍在通风前要适当地提高舍温以保持舍内温度恒定,避免鸡群受凉感冒。同时,不可让风直吹鸡体,以防鸡群出现腹水症。此外,通风时还要根据舍外的温度来确定通风的力度。高温季节,可在舍内安装一些通风装置,以增加空气的流通,起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

  2.增加饮水量 在高温环境下,鸡体内水分随热量蒸发和呼吸排出损失严重。保证充足的清凉饮水,是防暑和调理生理功能的有效措施。水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它对调节体温、养分的运转、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具有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每只成年鸡每天需饮水220~350毫升,饮水不足,鸡采食量减少,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至少会降低2% 的产蛋率。

  3.降低饲养密度 适当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品质整齐的重要条件。饲养密度过高、相对空间小,不仅鸡舍二氧化碳及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空气温度升高,而且鸡活动受到限制,造成采食不均,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明显提高。特别是夏秋季高温天气,应及时合理分群,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4.调整日粮结构 高温环境下,可通过提高日粮浓度,增加饲喂次数的方法来调整高温环境对鸡采食量和体能下降的影响。如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由每日喂3次改为喂4次。尤其要注重夜间一餐的饲喂,因为此时环境温度低,鸡喜采食,对提高产蛋率较有帮助。维生素C又称抗应激因子,对缓解热应激有良好的效果,可适量添加。维生素E有保护细胞膜防止氧化的作用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机能,在热应激状态下,蛋鸡日粮中维生素E水平从10国际单位提高到40~50国际单位,产蛋率可提高 1.5% ~ 5.5%。

  5.镇静解惊 镇静剂能降低中枢神经紧张度,可减缓鸡热应激反应,常用的如氯丙嗪、安定等。其中,氯丙嗪在热应激中不仅可降低鸡基础代谢率,减少活动和产热量,维持热平衡,而且能促进采食,提高饲料利用率。

  二、低温环境控制技术

  鸡适宜的温度是18~23℃,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生产。低温环境应做好保暖工作,如通风口加设风斗,门窗挂帘,堵严墙壁孔洞和缝隙,通风宜选择在白天的中午时段进行,同时避免贼风侵袭。小规模鸡场可以采用火炉、火墙、烟道等更省资金的做法;较大规鸡场可采用水、汽、电等集中供如热风炉、水暖炉、电暖器等供设备。在低温环境条件下,鸡体能消耗大,应适当提高热能饲料饲喂比重;冬季昼短夜长,应增一次夜间补饲。 (未完待续)

 

 

 

来源:201818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本网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转载此文,请与本站联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