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技创新拓富路
浏览人数: 2019-12-26

  近年来,江苏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围绕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目标,坚持以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渔业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已陆续形成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渔业科技成果,全省渔业新品种、新技术及新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超过 600 万亩。

  新品种选育大突破

  近年来,江苏启动了河蟹、青虾、黄颡鱼、海水鲷等9项重大水产品种种质创制工作。在河蟹、青虾、斑点叉尾鮰、紫菜、文蛤等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有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 “长江2号” “诺亚1号”等多个河蟹新品种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省内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促进了江苏省乃至全国河蟹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在“太湖1号”青虾选育基础上,综合应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分子辅助选育,建立了青虾多性状聚合选育技术,获得“太湖2号”新品种青虾,生长速度比“太湖1号”青虾平均提高17.7%,亩产量平均提高20.2%,目前“太湖1号”“太湖2号”青虾在省内累计推广面积超过 200 万亩。

  另外,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群体选育、杂交育种技术手段培育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的海水鲷鱼新品系杂交鲷“苏鲷1号”,比传统黑鲷生长速度提高15%以上。选育出我国首个鮰鱼新品种“江丰1号”,生长优势明显,建立鮰鱼良种育繁推体系,提升了我国鮰鱼产业创新与竞争能力。紫菜新品种“苏通1号”及“苏通2号”适应性强,品质优良,增产 10% ~ 20%,当前已实现良种稳定化、集约化供应,在江苏南通、盐城、连云港条斑紫菜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达 60 万亩。

  新技术创新大集成

  围绕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的目标,江苏各级渔业主管部门一是熟化了一批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建立了小龙虾“异地选种、专池繁育、生态调控、科学投喂、分批捕捞”的优质苗种生产技术,并获国家发明专利;突破了青虾早繁技术,亩繁苗77万尾;黄颡鱼夏花成活率从不足30%提高到接近70%,解决了江苏苗种长期供应不足的问题;突破了沙塘鳢规模化繁育技术,年供苗量超1000万尾,推动了产业快速发展;在大竹蛏、刀鱼、河鲀、松江鲈人工繁育与养成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是集成创新了一批健康养殖新技术,有力促进了全省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如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较好地破解了传统池塘养殖存在的劳动强度大、鱼病频发、渔药残留、尾水污染、养殖效益和环境容量难有提升空间等问题,全省建立核心示范面积1.5万平方米,专题开展系统建设模式、高密度健康养殖、生态环境营造、智能化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同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全省已建和在建的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水槽面积达30.7万平方米,较传统池塘养殖亩增效 2000 ~ 3000 元。

  新模式推广大面积

  为了加强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江苏在11个设区市建立了22个项目点,示范面积达5378亩,开展适宜稻渔综合种养的不同品种、不同模式研究与应用,充分发挥了“一水两用、提质增效”的示范效果,江苏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170万亩,较传统稻麦种植亩均增效 1500 元以上。

  此外,多品种主养技术新模式较好地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降低病害发生、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条斑紫菜健康栽培新技术模式通过冷藏网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进了条斑紫菜苗期管理技术,已成为我国条斑紫菜的主要生产方式。太湖1号”青虾在养殖模式上形成了双季主养、虾蟹双主养、鱼种池套养等十余种养殖模式,获得发明专利3项。蟹池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依据池塘生态位原理,通过营造养殖环境、合理搭配放养品种与密度,提高了蟹池的物资和能量转化效率与蟹池综合生产能力,累计推广面积达 265 万亩。

来源:201918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本网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转载此文,请与本站联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