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一号文件解读 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浏览人数: 2019-03-19

3月18日下午三点,江苏省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做出了详细解读。省委一号文件立足今明两年,对标对表,列出了九个方面40条任务,并进行逐一部署。

据介绍,今年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公共财政依然实现了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江苏省级财力安 排“农林水”支出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文件明确了今明两年36项硬指标,比如,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 献率达到70%,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农业信息化率65%,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百兆光纤宽带入户 、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实现全覆盖。

 

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

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广大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年收入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已累计脱贫199.4万,新增和返贫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 。文件要求,必须全力实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聚焦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重点片区,全面排查解决低收入农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措施落实,探索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确保6000元以下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重点帮扶县(区)全部退出。

 

加快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

但要避免“千村一面”

加快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去年江苏省先后两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把优先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入镇居住,优先改善低收入农户的居住条件,优先推进农村危房和“空关房”改造摆在突出位置,在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同步配套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

与此同时,各地要加大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特色村庄的保护,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活态传承,实现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对新建新型农村社区要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和建造水平,不能简单套用城市设计手法指导乡村建设,坚决避免乡村景观城市化或“千村一面”的现象。

 

6000个“美丽宜居村庄”

3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今明两年“三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自2011年以来 ,江苏省委、省政府先后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改善提升、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系列行动 ,去年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启动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浙江“千万工程”坚持16年,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扎实推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对全国具有普遍的、直接的指导意义和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这次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3月8日省政府已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推进,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环节,开展美丽宜居村庄、最美庭院、水美乡村和绿美村庄等一系列创建活动,推动农业农村 绿色发展,全面改善乡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

根据文件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所有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并建成6000个“美丽宜居村庄”、3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培育壮大8个千亿元级优势产业

让绿色发展成为江苏最大特色

唯有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作为关键着眼点,解决好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这两大难题,才能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首位就是产业兴旺。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的九大部分中有两个部分“坚持质量兴农,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和“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都强调了产业的发展。只有产业兴,才能百业兴,推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当前重点是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从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向乡村产业延伸转变。

首先,培育壮大8个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全省目标是要保持水稻种植面积在3200万亩以上,调减非优势区低效粮食种植面积。因地制宜扩大绿色蔬菜、应时鲜果、食用菌、苗木花卉、名优茶叶、特色畜禽、特色水产等地方特色农产品规模,推进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实施开放型农业提升行动,加快部省级开放型农业“两区”建设,组织各类境外展示展销,引导企业到“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展,拓展国际市场,扩大产业规模。

其次要转方式,让绿色发展打造成为江苏农业的最大特色。进一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大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推进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在苏南地区整体推进轮作休耕,进一步优化畜禽养殖、渔业养殖布局,减少生态环境敏感区、重要水体的承载负荷。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扩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推进绿色畜牧业、生态渔业生产,引导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

三是促转型,切实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守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四挂钩”制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抓好“苏”字号农业品牌建设,完善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打造一批知名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加大农产品市场竞争主体培育,推进农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类农业园区、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做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

四是抓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实施“农业+”融合发展行动,推进“农业+加工业”、“农业+文旅休闲” 、“农业+电商”、“农业+服务业”等,大力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实施“百园千村万点”休闲农业精品行动、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大力开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推进乡村创新创业,支持发展手工业、家庭工厂、手工作坊等特色乡土产业。

来源:微讯江苏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