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 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浏览人数: 2019-04-30

  农业野生植物是指所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栽培植物的野生种和半野生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遗传育种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农业野生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许多优良特性为农作物品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保护农业野生植物对于改善农产品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有着战略意义。

  保护现状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横跨南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个生物气候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平原辽阔、水网密布,具备优越的生态条件和资源禀赋。全省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有157科672属2200多种,蕨类植物有32科64属13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约有850余种。江苏省国家级重点农业野生植物主要包括野菱、野莲、野生大豆、中华结缕草、明党参等十余种,大部分分布在丘陵山区、江河湖泊及沿海等区域,有着丰富的食用、饲用和药用价值。

  从2006年起,江苏省陆续建设了8个国家级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保护总面积约13550亩,保护目标物种包括野菱、野莲、野莼菜、野生大豆、中华结缕草、野生茶等,涉及苏南、苏北、苏中三大片区,其中野生水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4个,分布在太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流域。各保护区依据《农业部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技术规范》要求,划定保护核心区与缓冲区,建设围栏等物理隔离设施,设置标志与警示牌,配备相应的管理与监测设施设备,同时建立保护点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巡查维护。

  存在问题

  保护意识不足。农业野生植物保护起步较晚,很多民众对保护这些“不起眼”的“野草”“野菜”“野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存在无意采挖野生植物,尤其是具有较好药用、食用、饲用以及观赏价值的物种。农业野生植物通常分布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周围旅游开发普遍。从江苏省已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区管理来看,由于旅游开发,保护区原有道路拓宽硬化、旅游设施建设、游客擅自进入,影响目标物种生存环境。

  资金投入不足。稳定的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经费不足,已建保护区维护基本上依靠农业部每年拨付的数额有限的专项资金。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区的日常工作既包括定期巡查、管护设施设备维护,还包括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以及科普宣传等,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捉襟见肘。一是保护范围广,江苏省已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区核心区面积300~600亩,加上缓冲区,一个保护区总面积可达1000~4000亩。二是建设时间久,不少原生境保护区建设至今已有1年左右,巡查、监测设备老化,亟需修缮更新。三是突发状况多,如在太湖,由于风浪侵袭,水面设立的大面积围栏屡次修补;如在泗洪,水花生威胁目标物种正常生长,需另投入资金和人力灭除。

  基层专业力量不足。基层缺乏农业野生植物保护专门机构和人员,限制了资源保护工作的落实推进。即便是已建原生境保护项目的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仍是突出的问题。

  对策建议  

  完善政府主导功能和部门协作。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益性事业,政府有责任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做好各部门协调合作。各级政府应设立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明确资源保护目标、界定相应职责、建立工作机制,负责当地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建立重大项目会商机制,在保护区周边实施项目建设之前,应由工作领导小组会商讨论,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减小避免项目开发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制定农业野生植物保护计划,将保护成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定期开展督查,对于组织不力、落实较差的单位予以追责。建立资源保护奖励制度,对于在农业野生植物调查、管理、监督、宣传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酌情奖励。

  鼓励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从国内外资源保护工作经验来看,非政府组织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零散资源,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宣传手段,唤起社会公众对于资源保护的参与和关注。在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中,应鼓励民间环保组织的监督和参与,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搭建政府与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带动公众保护意识提升,推进管理制度完善。依托科研机构,开展资源调查、濒危物种抢救收集、优异种质资源和基因鉴定评价和利用以及知识普及与培训指导,为资源保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立足原生境保护区,宣传保护知识,打造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增加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资金投入。建议设立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各市、县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设立地方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宣传、资源调查和濒危物种抢救性收集以及地方性原生境保护区(点)建设等。特别是已经建立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的地区,应重点支持项目点维护、管理与监测工作,确保区域保护目标物种和生态环境稳定。

  健全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监测体系。江苏省对全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开展了摸底调查,要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必须完善各级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监测队伍建设,各地应尽快完善资源保护管理体系,落实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提高队伍业务素质、执法水平和管理能力。强化监测系统建设,结合江苏省实际,对野生水生植物、野大豆、明党参、中华结缕草等分批、分类开展系统、深入调查,对于重点区域开展预警监测,掌握目标物种生长、分布、种群密度等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建立健全省级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和图像档案数据库,各地建立地方农业野生植物档案库。

来源:201904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本网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转载此文,请与本站联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