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乡村产业发展探究
浏览人数: 2020-01-1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乡村产业化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初步形成了以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为基础,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为重点,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农民经纪人为纽带,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农民增收的新格局,为推动海安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展现状

  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强。 海安依据沿海、沿江、里下河三大自然区域,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优质稻米、茧丝绸、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蔬菜园艺五大产业,获评全国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试点县(市),大公镇于坝村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到2018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6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15 家。2019 年新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2 家,南通市级 8 家。规模逐步扩大。2018 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超10亿元的有3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4家,鑫缘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企业实力得到认可。中洋、鑫缘两大集团均为全省唯一的“江苏省质量奖”“中国质量提名奖”的农业龙头企业,三盛鑫生物科技通过“新三板”成功上市,2019年有8家企业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

  农产品加工区建设成效显著。2 个省级加工区(紫菜、高新区粮食加工物流园区)通过省级监测,新认定了1个省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开发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产业化联合体 2 家。

  开放型农业不断提升。 强化农业接轨上海和农业招商。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农交会、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积极对接国际市场,推动农产品出口和农业走出去。

  农村创业创新取得突破。2个企业参加南通市第三届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获初创组二等奖 1 个、三等奖 1 个。以绿色循环特色农业制作的沙盘在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江苏展区作为重点展示,雅周现代农业园区、中洋集团、农芯公司分别作为双创园区、双创团队和新产业新业态在博览会上进行了展示。

  存在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大。 高效设施农业占比不大;设施栽培基础设施脆弱,应对灾害性气候的抵抗力较差;由于多种原因,蚕桑生产规模下滑严重,发种数量和蚕茧产量逐年减少。

  龙头企业还不够强。 深加工刚刚起步:全市没有 1 家企业从事蔬菜深加工;生猪屠宰加工的设施设备规范化和深加工能力不强。发展规模不大:全市 136 家农业龙头企业中,企业资产总额超10亿元的只有3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4家。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紧密:与农户采用合同制、订单制、股份制合作还不够。

  科技人才支撑力度还不够。 农业龙头企业自身投入特别是在产学研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海安有“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研发中心”的农业龙头企业只有 4 家,不少企业研发投入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 1%

  农产品出口下滑。2019 年由于受非洲猪瘟和贸易摩擦的影响,肠衣和白厂丝两大出口主要产品严重下滑。18月份全市农产品出口 2970 万美元,比 2018 年同期下降 38.8%

  思路对策

  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型、科技创新型、规模带动型和出口主导型的龙头企业,探索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特色的路径,进一步放大龙头企业的产量、规模、质量、品牌和带动效应,使全市各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超10亿元的达 10 家,年销售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达 10 家。将“中洋集团”“鑫缘集团”培育成全国行业单打冠军,“天成科技”“金洲粮油”培育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京旺食品”“西隆粮油”培育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市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总数达到 150 家,其中国家级 3 家、省级15 家、市级 80 家。

  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形式,形成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紧密型组织联盟。通过定点培育、优化服务、政策激励等举措,加大培育力度。每年确保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少于 2 家。

  强化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布局,引导优质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以“紫菜城”为核心,打造紫菜集中加工区。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海安县紫菜商会提升组织程度,充分发挥省级出口紫菜示范区和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扩大国际市场。以土地流转、金融扶持、项目支撑、政策引导为抓手,强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建设,以“新高果业”为核心企业,打造精品果蔬集中加工区。以“百味食品”和“季和米业”为核心企业,打造优质稻米集中加工区。加强“全国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以“鑫缘集团”为核心企业,建成中丝工业园,开发茧丝绸后道产品,提升海安茧丝绸百亿产业集群质量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海安大米”的品质和品牌效应,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财政扶持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大公镇和李堡镇、角斜镇的蔬菜产业优势,发展冷链物流和脱水蔬菜加工出口,拓展海安蔬菜的销售渠道,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农村创业创新力度。通过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联合,开展在职培训学习,引进实用性农业人才。加强创业农民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和农村远程教育培训,造就新型农业劳动者队伍。通过免费集中培训、典型引导、现场观摩、实时操作以及适度奖励、重点补助、考核奖励多途径推进业态创新。支持龙头企业顺应“互联网+”大潮,积极运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平台技术,发展生鲜电商、定制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等新业态。

  着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按照出口业绩的绝对值和增幅制订奖励政策,对参加境外促销、注册境外农产品商标、开设境外农产品专卖店给予适当补助。“鑫缘集团”要巩固印度市场,拓展中东市场,延伸欧美市场,鼓励中洋集团、天成科技、康德蛋业积极开发国际市场,实现农产品出口“零”的突破,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策应“一带一路”倡议,到境外投资农业、开发农业、经营农业。鼓励“季和米业”“天成科技”“婷婷蛋业”等企业加强与国际连锁集团的贸易合作,打入国际连锁超市,设立农产品直销机构,带动农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全市农产品出口稳定在年 1 亿美元左右。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人才培养。加大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中心,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企业间协同创新,突破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产业化经营的内在素质。加快设备和工艺更新改造步伐,大胆采用国际国内领先的一流设备和工艺,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档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市60% 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院或院士工作站。大力引进和培养农业产业化所需人才。

 

 

来源:201912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本网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转载此文,请与本站联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