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性保险,为现代蚕业保驾护航
浏览人数: 2021-10-21

蚕桑产业是海安市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近年来蚕桑保险为推进现代蚕业建设、稳定桑园种植面积、增加蚕农收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由于蚕农自缴比例偏高,参保率在逐年下降。为调动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稳固蚕桑茧丝绸产业基础,海安市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主动下沉生产一线,多方调研听取意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完善蚕桑政策性保险保额,有力推动了当地蚕桑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沟通,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海安市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协商研讨蚕业农场以及蚕农的完全成本支出与现行条款之间的差距,如何提高蚕农的保障水平,减少蚕农风险。

二是财政支持,提高财政补贴比例。目前,海安市的蚕桑保险分为春蚕和中秋蚕,保险金额分别为600元/张和500元/张,财政补贴比例60%,农户自缴比例40%。相较于周边县市农户自缴比例偏高,影响了蚕农的参保积极性,参保率在逐年下降。为了更好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海安市加强对蚕茧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财政补贴比例增加到80%,农户自缴比例20%,激发更多蚕农投保蚕桑保险,保障蚕农的收入。

三是更新条款,增加蚕险保险保额。根据现行条款,春蚕保险金额600元/张,中秋蚕保险金额500元/张;而实际情况下,蚕业农场投入大,搭建养殖大棚、小蚕共育室、饲养钢架以及购置切桑消毒加温增湿设备等需要25万元左右,另外养蚕外请人员、桑田田间管理、租金等需要成本大概1100元/张;一般蚕农养蚕使用自建房,不需要田亩租金,其他成本支出也需要600元/张。针对现实情况,研究探讨考虑提高保险金额至1200元/张,更好地防范农户养蚕风险。

四是化解风险,解决蚕业农场困难。蚕业农场的投入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在今年数次极端天气的影响下,蚕业农场的损失较重,为解决蚕业农场的养蚕风险,通过投保大棚保险来化解养殖大棚风险。目前海安市也已经提高大棚保险的财政补贴比例,农户自缴比例由原来的40%下降到20%,切实扩大大棚保险覆盖面,化解大棚养殖户风险。(王军)

来源:海安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