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三个一”全链条护航“苏州大米”质量安全 |
||
|
||
又到一年稻谷香,软糯香甜的“苏州大米”已陆续上市,为了让苏州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苏州大米”,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不断加强“产前”农资打假、强化“产中”基地监管、加大“产后”产品抽检,全链条呵护“苏州大米”的质量安全。 抓好“一个前提”:开展农资打假,肃清农资源头 放心的农业投入品是水稻安全高效生产的保证。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通过组织全市开展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市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执法检查,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等非法行为坚决查处。截至目前,支队共检查农药、肥料经营主体共276家,抽检农药、肥料样品共90批次,检验结果不合格农药、肥料产品各1批次,对相关违法主体均已立案查处。通过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肃清农资源头,压实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维护农资产品市场秩序,有力保障本市水稻产品的质量安全。 把准“一个关键”:强化基地监管,规范种植行为 绿色安全的水稻离不开农产品基地的科学规范管理。今年以来,苏州市支队不断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执法监管力度。在执法检查过程中,重点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投入品仓库和生产记录,对发现的生产档案和农药出入库不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使用过期农药等问题,执法人员责令立即改正,及时规范和纠正生产主体的违法行为。同时,坚持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为生产主体“量身定制”普法课堂,有效增强生产主体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减轻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做实“一个保障”:加强产品抽检,把好质量关口 今年,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结合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关要求,制定《2021年全市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方案》,坚持监督抽检和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原则,保证上市大米质量安全。截至目前,苏州市支队已组织全市各农业执法机构抽检稻谷样品共60批次,相关样品均已送至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 下一步,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根据检测结果,对检测不合格农产品和相关主体进行严肃查处,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把好水稻质量安全关,为安全、放心的“苏州大米”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