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举措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苏州市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工作
浏览人数: 2021-12-20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做好农资打假工作对于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有着重要意义。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在执法中为民,在为民中执法,扎实开展全年农资打假工作,全力保障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为苏州市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重拳出击,织密农资“监管网”。今年年初,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印发《2021年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公布苏州市2021年农资打假重点监管名录的通知》,对全市2021年农资打假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点目标任务,制定“夏季百日行动”和“秋冬季农资打假”方案,组织开展卫生杀虫剂、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以及“非药品”在内的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等专项执法检查,切实提升农资打假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截至目前,苏州市在农资执法监管领域共出动执法人员14964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个人)6661家,抽检农资产品共1389批次,其中不合格产品31批次,立案查处案件160起。其中市本级抽检农资产品216批次,已检测132批次,不合格9批次,合格率为93.18%,已立案查处或以查案通知下发案件22起,销毁假劣农资2.05吨,严厉打击了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送法上门,搭建普法“连心桥”。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农业执法,普法先行”的工作理念,对重点监管对象开展精准普法。今年以来,苏州市支队累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农资经营监管告知书》《经营卫生杀虫剂须知》等普法宣传资料780余份,宣传覆盖群众2340人次,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有效提升经营主体的守法意识,着力化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同时,苏州市支队联合县级市(区)农业执法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和科技人员344人次,印发明白纸、宣传资料1.698万份,悬挂标语横幅103条,发放一封信0.1万份,举办现场咨询培训16场次,接待咨询群众0.3915万人次,受理投诉举报12人次。

源头把控,守护群众“菜篮子”。农资产品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农资打假工作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根据《江苏省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把控,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方式,重点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巡查抽查。同时,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执法和监管力度,通过检查农资产品仓库,查看《农产品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严查非法使用农资、未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的规定等违法行为。据统计,全市共查处违法违规使用农兽药案件16起,未建立或未按规定保存生产记录案件6起,通过严查违法使用农资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农资消费环境,有力保障广大市民的“菜篮子”安全。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