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篇之江阴市天资华科奶牛养殖场

2021-07-27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

绿色发展篇之江阴市天资华科奶牛养殖场

一、基本情况

江阴市天资华科奶牛养殖场坐落在江阴市华士镇华益村的阳光春晖生态园中,四周绿树成林,鸟语花香,是无锡市美丽生态牧场、江苏省生态健康示范基地。养殖场占地95亩,总投资3000多万,建成标准化牛舍10000多平方米,辅助用房5500平方米,设计规模存栏奶牛900头,现实际存栏荷斯坦奶牛587头,平均日产鲜奶8.5吨,年产值1000多万。奶牛养殖场远离村庄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场区与外界有围网和绿化带隔离。内部布局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场内防疫、消毒设施齐全,场区内生产通道和非生产通道分设。粪污处理区地处下风,粪污装运通道和净道分开,单一流向,防止交叉污染。

二、集约化现代养殖示范

1、场区改建。2020年,养殖场投入2000多万对原来的棚舍和生产区进行了整体改建,建成了可容纳900头奶牛的现代化散放式奶牛舍,引进优质奶牛300头,淘汰了原所有栓系式奶牛。生活木门改为不锈钢门,木窗改为铅合金窗;主要道路硬化,对道路破损及坑洼处进行了修补,做到了无坑洼积水。场内建有两污分流沟,排污沟渠硬化、加盖,隔十几米设一个窨井,便于检修。整个牛场新建了雨水收集系统,防止了生产污水混入雨水排放。办公区和生活区域新增绿化3000多平方米,四周及道路两侧有绿化带。牛舍之间有绿化隔离带,建有牧草区、员工蔬菜园和小型果园,功能区内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箱。场内道路及路边、绿化带等无杂物、废弃包装物等。

2、引进自动化生产线设施设备。投资300万引进了双排式自动挤奶机1套、400KVA变电箱1套、自动吸粪车2辆、TMR全自动饲料喂料机1套、自动喷淋系统、机智化排风扇200个等设备设施,配备了足够的防鼠笼、防蝇笼备。建成玉米青贮场地3000立方米,采用智能化饲养模式,从传统人工饲养升级到全自动智能化养殖,包括自动喂料系统、自动清洁乳头式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场区内安装二道门卫和监控系统,可对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办公区等区域做到实时监控。场区入口建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生产区入口建有员工二次更衣消毒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员工、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区都要进行严格消毒。

3、优化品种结构。养殖场非常重视与科研院所合作,2013年,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交流,共同实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与乳制品加工项目。2020年7月,从宁夏、吉林引进300头性控怀孕荷斯坦母牛,逐步淘汰母牛600多头,奶牛单产水平从5吨提升至10吨,奶牛场两病控制得到了净化。

4、加大科技投入。近3年来,养殖场每年投入几十万元,用于招聘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外派员工培训参观学习等,增强养殖场技术力量。养殖场现有员工15人,有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人。养殖场主持的“奶牛TMR饲养技术推广与园区养殖阿菲金管理系统的应用”获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奶牛DHI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获江阴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5、健全管理制度。养殖场制定了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挤奶操作流程,生产技术规程健全,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安全生产、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置和粪污处理设施运行等管理制度等上墙。养殖场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有生产、防疫、消毒、用药、采购、无害化处理等记录档案,并及时、完整、规范记录,归档齐全。

6、粪污资源化利用。以养殖粪污“零直排”为总目标,投资500多万元,新建沼液池823立方米,新建田间沼液管道及喷灌系统218.5亩,改扩建堆粪棚1156平方米,购置自动清粪车2台、牛粪提升机1台、沼液储液罐3只。尿液等污水在沼气池通过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液通过地下输送管道或吸污车送到神宇农庄和阳光生态园种植基地,用喷灌设备把沼液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

三、效益分析

养殖场与周边1270亩农田所有者(有果园、苗木基地、生态园、蔬菜基地等)签订了沼液及发酵肥养殖蚯蚓的利用合同,养殖的蚯蚓用于钓鱼、松土等,达到沼液污水和牛粪处理率100%、还田利用率100%,形成“养殖业-粪污处理-种植业、蚯蚓养殖”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