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挖掘潜力创新模式 化肥减量增效再上新台阶
浏览人数: 2021-09-17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肥料作为“粮食的粮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金坛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精神,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立足实效,以项目为抓手、科技为驱动,实现了耕地质量提升、化肥使用“一提两减”等目标,践行和夯实了“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

一、政策导向。金坛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2020年江苏省千村万户百企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将化肥减量增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区、镇考核,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二、项目推动。金坛区以实施部省级项目为契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创建、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轮作休耕等重点项目的推进,有力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稻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3%,稻麦氮肥利用率达41%,近三年累计推广补贴茶叶专用有机肥32173吨,轮作休耕170197.8亩,带动全区化肥使用量逐年下降,“十三五”末期较初期化肥削减7.7%。

三、技术创新。多年来,金坛区以“精、调、改、替、轮”为技术路径,突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装备,普及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一是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创制推广4个稻麦专用肥,改变了农户传统施肥理念及行为,扭转了传统高浓度复合肥当家的局面,形成以专用肥为主的“大配方、小调整”的绿色施肥格局。二是深化提升机械化施肥水平。筛选引进插秧施肥一体机、种肥同播机、无人机等机械,配套农艺技术,解决了施肥机械化长期滞后难题,实现了稻麦施肥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创新形成水稻“侧根深施肥+配方肥”技术,不仅减少15%的化肥投入,而且实现了分蘖肥免施,节本增收50-100元/亩。三是深入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在鼓励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绿肥还田、商品有机肥使用的基础,引导本土有机肥企业就近利用畜禽粪便定向生产,形成“畜禽养殖—粪污集中无害处理—种植应用”的绿色发展格局。同时针对有机肥发酵臭气的共性难题,研发出有机肥生产快速除臭工艺和装备,取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四是创新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开发推广的“地下管道+支杆喷施”、“地下管道+高架喷施”、“智能配肥+沼液微喷”和“智能预警+支杆喷施”4种茶园沼液水肥一体化模式全国领先,“金坛模式”多次在部省级会议(期刊)作典型汇报。


四、农企对接。金坛区农企对接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多年来,持续与常州市大地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坛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深入合作,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定向生产—统一经营—定点供应”的配方肥供应模式。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辖区内常州市大地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宏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立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对接,形成定向供肥、精准施用、有机无机配合良好氛围,确保农户用到肥、用好肥。


五、产业引领。金坛区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产业拉动,引导农户化肥减量增效。一是创新形成“五位一体”订单模式,即政府支持稻米生产企业向采用农技部门主推技术的农户订单优价收购稻谷,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农技部门规范了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种类和施用量,引导农户绿色种植。2021年水稻“五位一体”订单模式面积近8万亩,占金坛区水稻种植面积40%。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作用,以“常州市金坛区指前标米协会”为例,通过“指前标米”品牌引领及“五统一”生产管理(即统一订单生产、统一品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品牌销售),带领协会会员集中采购肥料,指前镇30%的水稻面积通过协会吃上了“套餐肥”。


六、宣传培训。金坛区强化农民科学用肥意识,构筑“绿色发展、环保施肥”的理念。一是示范带动,以辖区内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为技术孵化平台,建立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集中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二是强化技术指导,探索形成专家授课、田间实地指导、现场观摩、施肥宣传册发放、12316个性化服务等一系列高效实用的宣传方式;三加强部门合作,农机农艺融合,并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有效促进了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提档升级。

来源: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