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奋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浏览人数: 2021-09-03

盐城奋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盐城市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生猪产业发展逐步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276.2万头,同比增长54.5%,完成省定存栏196万头目标任务的140.9%,完成市定存栏260万头的106.2%;累计出栏商品猪231.4万头,同比增长70.9%,完成市定年出栏360万头目标任务的64.3%。

培育好种猪 把好生猪稳产关键点

在滨海县家畜改良站监控室里,站长顾伟昉指着屏幕中一头头壮硕的种公猪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从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引进生产性能测定合格的优质种公猪,目前站里存栏236头,一年可销售优质常温精液近18万份。”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社会化良种猪供精基地,滨海县家畜改良站全面建设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化环境监测、智能化温度调节、数字化信息反馈等新型养殖模式,构建可追溯的生产质量流通监管系统,积极推动生猪良种产业发展。

“种公猪精液保持时间短,我们尝试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顾伟昉介绍道。经过多年研究,他们发现在种公猪饲料中加入中药,能有效延长精液保存时间,还可增强精液的耐高温性。如今,滨海县家畜改良站已成功实现猪精液保存时间长达7-10天,有效保证了跨区域养殖户采购优质精液的使用效果。

在健康养殖情况下,缩短生长周期是提升种猪生产性能最重要内容。顾伟昉说,通常一头猪长到200斤约需170天,使用基地良种精液产出的小猪,158天就可达到200斤、165-170天可达230斤。不仅如此,得益于全站在县域生猪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建设中的推动作用,2020年,滨海县人工授精母猪受胎率从2013年的85%提升至目前94.7%,平均产仔数从11.7头提高到12.3头,极大地提高了种猪生产性能,降低了仔猪成本。

“好的仔猪是优质猪肉供给的基础,而良种化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良种是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盐城市畜牧兽医站站长杨凌介绍道。今年正逢全国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开局之年,盐城市畜牧兽医系统人员将重点发挥中粮肉食、正大苏垦、温氏牧业和江苏荣佑等种猪场产业优势,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举措,提供先进技术服务支撑,支持企业加快提升科研创新和良种繁育能力,努力提供更多优质低价高性能仔猪。

楼房里养猪  实现科技赋能   

住高楼,新风环绕,温度恒定,吃着高温灭菌的饲料……一头头干净又健康的猪,享受着AI监控服务和智能环控的环境,这些都将在阜宁县牧原集团猪场成为现实。

“未来,这里的每栋楼房每年将出栏10万头生猪,实现用最少的地养最多的猪,同时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猪。”阜宁牧原项目负责人李丰粮指着正在装修的楼房介绍道。楼房养猪不仅仅节约了用地,使单位土地面积承载生猪养殖量增长3倍以上,还有着更高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防病、防臭、防非瘟的“三防智能猪舍”系统,通过每层独立安装的新风系统,将净化后的空气单独送到每个相对独立的封闭式管理圈舍,再经由负压管道集中过滤后排除。借助5G网络全覆盖,生产运营智能化,喂料、猪群监测、控温、控湿等全部由机器人完成,有效地避免各类不稳定因素干扰。饲料加工靠近养殖楼房,成品饲料直接经管道进入圈舍。正是这样严格防控的基础设计,楼房猪场可以经受住不同风险的考验。同时,生猪排泄物等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进入处理系统集中用于周围的种植业。

作为该县以及盐城市第一个楼房养猪项目,阜宁县畜牧兽医站牛卫华告诉记者:“借助现代科技发展现代化养猪是发展趋势,楼房养猪是我们抓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探索。”

粪污综合利用  坚持绿色循环发展

近期,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通报了2020年度全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评估情况结果,盐城市再次被评为全省第一,成为连续四年全省第一的典范。

在东台市中粮集团金东台沼气发电站,公司负责人崔寅告诉记者:“公司13个猪场的粪污全部由管道输送到这样的大型厌氧发酵罐,产生的沼气经沼气发电机组发电后并入电网,沼液经检测达标后通过管道还田。我们尝试在猪场周边撂荒的盐碱地上利用沼液改良土地种植水稻,在不使用任何肥料情况下取得亩产800公斤以上的好成绩。”包括堆积沤肥还田、异位发酵床、发酵塔处理、有机肥生产利用、沼气能源利用等多种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全面推广应用,使得全市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73%。

据市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处周超介绍,经过多年的畜禽粪污治理工作推进,目前全市小型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治理率、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都达到100%,畜牧大县中央财政整县推进项目和非畜牧大县整县推进项目工作建设内容全部完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远程监控试点实现主要涉牧县(市、区)全覆盖。

持续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全市畜禽污染得到有效全面治理,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广泛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养殖粪污已不再成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完善产业体系 实现农民增收

在上半年的猪价低谷期,滨海县八滩镇生猪养殖户胡骏海出栏了2000多头商品肥猪。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大家普遍认为会亏本的情况下,他却有不错的盈利。

“这时候我还能赚到钱,主要靠与温氏公司合作代养。公司给我们提供猪苗、饲料、药物、技术服务,保价回收,我们负责建圈舍、人工工资、水电费,比以前自己养殖收益稳定多了。”胡骏海说,通过与温氏公司合作代养的四年,每年都能有近100万元的收入。

“只要按照我们的要求养好猪,达到出栏标准,代养户每头猪至少有200元的代养费。就算市场行情再不好,宁愿公司亏本,我们也这样保证。如果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我们还会进行二次分红。”滨海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经理颜利伟介绍,在技术服务方面,公司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辅助代养户管理,每天收集生猪健康情况,并全程进行跟踪服务,最大程度降低养殖风险。

目前,温氏公司在滨海县有合作代养点200余个,老胡的盈利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入代养行列中。

据市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处处长胡建春介绍,目前,温氏、双胞胎、新希望等多家上市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实行保护价格收购,帮助养殖场户抵御市场风险,逐步形成的生猪养殖利益联结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同时,中粮、温氏、牧原等上市龙头企业及盐城市的银宝集团等均建有大型规模养殖基地,天邦汉世伟、双胞胎、新希望六和等企业采取租赁、兼并、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这些企业凭借资本优势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实行自繁自养,成为稳定盐城市生猪生产的主导力量,也为全市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在饲料到屠宰、精深加工环节,盐城市正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助推生猪产业链条逐渐完善。下一步,盐城市还将着力优化产业体系,提升生猪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融合化、品牌化和绿色化“六化”水平,确保“十四五”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盐城市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处  李志宏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