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种植业是农业产业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关粮食安全、社会稳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着力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全省种植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全省种植业现代化建设,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省各地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植业发展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提升。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多方位加强生产管理,多环节加强生产扶持,促进粮食生产持续恢复增长,连续多年获得国务院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和农业农村部稳定粮食生产延伸绩效考核优秀等次。202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8109万亩、亩产459.9公斤、总产3729万吨。在保持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同时,实现粮食总产较2015年增3.7%、单产增6.9%。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304.3万亩、总产1965.5万吨,分别列全国第6位和第5位;小麦播种面积3508.3万亩、总产1333.9万吨,分别列全国第4位和第5位;特色粮食作物产量640万吨以上。
作物生产布局更加优化。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作物种植。2020年,全省油料作物面积418万亩、产量93万吨,比2015年分别减41.4%、35.0%;蔬菜播种面积2166万亩、产量5728万吨,比2015年分别增0.9%、2.4%。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周年化生产格局逐步形成,全国60%以上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集聚在江苏,年总产量达122.9万吨。应时鲜果种植面积扩大24万亩,名优茶年产量3606.2吨,药用植物种植面积27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27.9万亩,居全国前列。鲜食玉米、大豆、蚕豆等鲜食作物面积约600万亩,单产、总产均居全国首位。桑园面积稳定在55万亩左右,年饲养蚕种约90万张,年产优质蚕茧约4万吨,居全国第四。
良种良法生产加快普及。育成国标三级及以上水稻优质品种65个,4个品种被列入国家超级稻品种名录,全省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年推广面积1500万亩,占比达4成,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普及率超90%,油菜主推品种基本实现双低化。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588个,选育蚕新品种4个,认定优势特色种苗中心266家。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综合种植、蚕桑高效省力化生产、特粮特经多元多熟等高效技术模式加快应用,鲜食大豆、甘薯高产攻关创国内最高纪录,中筋小麦亩产首次突破800公斤,水稻高产攻关田亩产最高达1089.7公斤。高效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1449.8万亩,占比21%,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250万亩,发展稻田综合种养200万亩以上。
绿色发展实现关键转折。整省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启动省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在苏南地区整体推进季节性轮作休耕,全省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累计达500多万亩。实施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化肥使用量连续11年负增长,农药使用量连续15年负增长,2020年使用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12.3%、15.9%。全面加强农药行业监管,严格农药行业准入,高毒农药产品登记数量较2015年减少41%、产量下降6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85%以上,特色作物用药筛选登记取得积极进展。试点推进农膜、农药包装等田间废弃物回收处置,63个县(市、区)已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2.3%。
质量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以粮油生产为主,支持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强化依标生产、规范管理,全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0.8%,粮食优质化率达90%以上,优质稻麦、绿色蔬菜产业产值均超过800亿元。培育形成大米加工企业近1500家,年加工能力超过2500万吨,在果蔬优势产区新建了一批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种植业产业链、价值链显著提升。积极开展江苏好大米、好西(甜)瓜、好菌菇等产品品鉴推介活动,水韵苏米、东台西瓜、邳州白蒜、富安蚕茧等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数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集群集聚发展有效推进。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7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500万亩,累计建设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2000多个、部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56个,粮食生产基础进一步巩固。创建以种植业为主导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49个,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910个,邳州银杏、东台西瓜、吴中洞庭山碧螺春、兴化香葱、无锡阳山水蜜桃、宝应荷藕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沂水蜜桃、沭阳花木、溧阳天目湖白茶、射阳白菊花、宜兴红(茶)、启东“四青作物”、溧水草莓、涟水芦笋被认定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种植业优势产业区域集聚度不断提高。
二、“十四五”发展面临形势
(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稳产丰产基础仍然不牢。从生产条件看,全省还有较多农田基础设施不健全不配套,简易老旧温室大棚占比多,仓储、保鲜、烘干、冷链等设施建设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亟待提升。从防灾减灾看,雨雪、冰冻、台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呈易发、频发、重发态势,种植业生产不确定性增加。从病虫防控看,我省是农作物病虫多发、重发地区,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及农田杂草等重大病虫发生及危害程度加重,加之草地贪夜蛾等重大迁飞性害虫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病虫草抗药性的日趋严重,农业生产安全威胁增大。
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问题并存,主要表现为具有主导优势的县域特色产业不够丰富,绿色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比重不高,种植业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仍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堵点卡点,粮食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程度不高,生鲜果蔬产品货架期短、流通损耗大、产销对接不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不够强,仍需继续深化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供给链,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作物品种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稻麦品种同质化严重,突破性品种少;特色农作物自主培育能力不充分,部分领域存在“卡脖子”问题。特色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有较多难题需要攻关。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占比仍然不高,直播稻等粗放种植方式仍占一定规模,小麦高效施肥、品质定向调控等技术需要改进,应对气候、病虫草害等抗逆栽培技术跟不上,设施栽培存在重度连作障碍,绿色高效生产科技成果贡献度有待提高。
绿色发展引领仍不充分。我省耕地资源相对紧张,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强化了土地资源的硬性约束,对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更高要求。耕地利用强度偏大,耕地地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地区耕地质量退化,部分耕地存在土壤污染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规模经营条件下的农业生态循环体系未有效建立,化肥使用强度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膜、农药肥料包装等田间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尚不完善,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艰巨。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摒弃拼资源拼投入的发展道路,走节种、节水、节肥、节药的技术路线,推动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生产经营效益仍然偏低。种植业生产用工难、用工贵愈发普遍,物化成本、用工成本、土地租金等均逐年上升。据测算,与2015年相比,2020年全省小麦、粳稻种植亩均成本分别增加152.49元、109.27元。“十三五”以来,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越发频繁,粮食收购价格总体不高,国内外粮食价格出现倒挂;粮食产销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优质粮食、绿色蔬菜等产业化开发滞后,产业链条短,真正实现优质品种规模化布局、产业化开发、品牌化销售的比重很少,优质优价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低端产品薄利甚至亏损现象明显,种植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不高。
(二)有利因素和机遇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出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持续加大。“十四五”时期,我省工农城乡关系将进入重塑融合期,人才、资金、土地等各种要素向农业农村加快流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速,农业创新创业空间进一步拓展,为种植业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推进产业全面振兴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近年来,我省对标对表高水平全面小康“三农”硬任务,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超过65%,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达82%、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36.1%,农田托管、家庭农场集群、代耕代种等形式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成长,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对接。技术装备条件与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改善,为种植业加快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消费市场持续增长增添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全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对更高质量、更优品质、更好体验的农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将有效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有助于庞大消费市场和强大购买力的形成,将为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效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强劲的增长动能。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创造了崭新的发展路径。种植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加工流通等跨界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形成“种植业+”多种业态的发展态势,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初步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卖创意”的转变,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强大动能。“十四五”时期,城乡要素跨域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有利于推动种植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把更多增值收益、就业岗位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提高种植业的富民带动力。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突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依靠改革创新、科技赋能,推动种植业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转变,构建完善现代种植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强壮大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丰产能力、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富民增收带动力,进一步提升种植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确保粮食安全。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三条“底线”,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千方百计稳住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综合产能,增加种粮收益,将全省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全国粮食安全贡献江苏力量。
坚持培强特色,促进丰富多彩。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及区域差异,适应城乡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生产布局,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重点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的县域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强区域公用品牌。
坚持绿色低碳,推动生态高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立种植制度良性合理、农业投入品安全无害、资源利用节约高效、生产过程环境友好、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监测预警全程到位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和技术体系,激活种植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培强发展动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创新,促进种植业良种、良法、良田、良机加快配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成长,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广,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加快提升,一二三产发展加快融合,种植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坚持主体带动,提升富民实效。坚持农民在种植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增强对小农户的扶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群众更多参与种植业现代化建设,更好分享产业发展收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更加明显,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上更有作为。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上担当表率,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总产740亿斤以上,其中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大豆和油料作物面积恢复至850万亩以上,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上引领示范,基本建立有江苏特色的绿色种植制度,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利用率达43%,废旧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在种植业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建成优质稻麦、绿色蔬菜2个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强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等重要产业链,全省种植业总产值达4500亿元左右。
展望2035年,全省种植业现代化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完善,稳产保供基础更加扎实,对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消费需求满足程度更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优势更加明显,率先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
四、主要任务与重大工程
对照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任务,围绕稳产能、提质效、强科技、促融合、活机制,重点组织实施稳产保供强基工程、特色产业培育工程、科技装备提升工程、绿色发展推进工程、产业质效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推动全省种植业全面振兴。
(一)实施稳产保供强基工程
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针,紧盯“供需平衡、口粮自给”目标任务,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分级负责制,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增效益,推动形成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确保全省粮食生产稳定。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种植业生产发展。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和耕地质量建设,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强化技术示范推广,做好农业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宣传和落实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稻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水稻收入保险试点、产粮大县奖补等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稳定和适度恢复扩大水稻、小麦种植面积,积极扩大甘薯、大豆、玉米等杂粮面积,积极融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优质稻麦产业发展,加大优良食味水稻、优质专用小麦等品种及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力度,加强苏米品牌建设。到2025年,全省推广优良食味水稻品种2000万亩以上,建成一批以示范片为依托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粮食生产基地。
巩固提升蔬菜保供能力。压紧压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以农机农艺融合应用为重点,建设提升80万亩高标准的绿色蔬菜保供基地,优化“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布局,强化菜田基础设施与生产设施建设,切实保障蔬菜稳产高产。积极引入流通主体合作共建绿色蔬菜基地,发展订单生产,支持净菜上市,提高市场均衡供给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快发展绿色蔬菜产业,引导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扩大城郊叶菜生产,推进地方特色蔬菜产业化开发,增强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优势,培育一批具有乡土乡味乡情的蔬菜特色县、特色乡镇和“味美菜园”,打造全国一流的绿色精品蔬菜集聚区。大力推广适宜设施环境、轻简栽培和机械管理的蔬菜优良品种,强化技术集成融合应用,推广“轮、控、改、替、收”蔬菜全程绿色综合技术,开展“蔬菜+N”复合种养示范区建设试点,因地制宜推广稻菜轮作、湿(旱)轮作、菌菜轮作、复合种养等模式,推进尾菜、菌渣资源化利用。
着力恢复油料作物生产。落实好大豆振兴计划、轮作补贴、产油大县奖励政策,加大生产扶持力度,增强油料供给保障能力。围绕高蛋白食用大豆、菜用鲜食大豆两个重点方向,示范推广高蛋白、鲜食口感好、抗病毒病的新品种,推广应用淮北麦后免耕机械化覆秸栽培技术、淮南大豆-玉米多元多熟间作套种技术,建设一批百亩核心方、千亩示范片,打造淮北高蛋白大豆亩产250公斤、淮南鲜食夏大豆亩产800公斤等高产典型。稳定恢复油料作物生产,集成推广高油酸花生、双低油菜等油料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油菜毯苗移栽、麦茬夏直播垄作花生机械化覆膜等栽培技术,提高油料产能,改善植物食用油品质。积极开展粮油轮作,推广鲜食玉米-鲜食大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高效绿色种植模式,合理利用冬闲田、丘陵山地、盐碱地和边际土地资源,充分挖掘大豆和油料生产潜力。到2025年,力争全省大豆面积达350万亩、油菜面积恢复到300万亩左右、花生面积200万亩左右。
(二)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
持续推进特粮特经高效化开发。鼓励畜牧养殖大县扩大饲用玉米和青贮饲料作物种植,加快专用兼用青贮玉米品种示范推广,优化熟化玉米绿色轻简栽培技术,加快粮饲综合利用,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加强冬季豆类-优质水稻,鲜食玉米、夏季豆类-高品质小麦或油菜,花生-优质水稻或鲜食玉米等轮作复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积极推广鲜食蚕豆-优质水稻、鲜食玉米-鲜食玉米-绿肥、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鲜食大豆间套种鲜食玉米、花生-优质小麦等固氮作物与粮食作物科学间套复种模式。合理利用五彩豆类、多色油菜、观赏棉花、观赏向日葵、多彩高粱等观赏价值高的特色品种,建设农耕文化特色休闲观光区。
持续推进鲜食果品标准化生产。大力建设现代标准果园,重点发展水蜜桃、高档葡萄、设施草莓、早熟梨四大果品,积极发展白沙枇杷、设施柑橘、甜柿、杨梅等地方特色果品,建设提升黄河故道、丘陵、沿海和太湖四大果区。加大老果园更新改造力度,推广以新白花为主无锡水蜜桃品种群、以阳光玫瑰为主高档葡萄品种群、以宁玉宁丰为主设施草莓品种群、以苏翠1号为主的沙梨品种群、以红美人为主的设施柑橘品种群等,集成应用高接换种、液体授粉、疏花疏果、避雨栽培、有机肥生物菌肥应用、果实套袋等标准化、省力化栽培技术,优化市场平台,强化营销推介,打造一批优质水果知名品牌。到2025年,更新改造果园30万亩,果品产量430万吨,优质果率达90%。
持续推进茶叶无性系良种应用。加强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利用,积极选育宜机化茶树良种,推广多彩型、高功能成分型、高香型、多毫型等优质品种,研发推广茶苗快速繁育技术,建设一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推进老茶园更新和茶叶加工设备升级改造,集成创新优质茶绿色高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提升茶叶全程机械化、绿色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支持茶叶深加工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扩大茶粉、茶食品、茶多酚提取物等产品生产,促进茶叶资源综合利用。引导建设观光茶园、茶主题公园等,倡导全民饮茶日等茶文化活动,探索茶旅结合模式。加强名特茶宣传推介,严格品牌管理,规范品牌使用,提升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
持续推进花卉苗木优势产区建设。巩固提升蝴蝶兰、凤梨、红掌、仙客来等设施盆栽花卉生产,稳定发展精品优势苗木、地方树种盆景、球宿根鲜切花、花坛花境植物和观赏草坪,积极开发药用、食用、茶用等功能花卉产品,培育一批特色花卉标准园和特色花卉乡镇,扶持建设一批专业花卉交易市场和花卉物流园区,打造环太湖、滆湖、宁镇、沿江、淮北和苏北沿海六大优势特色产区,促进优势花木集群集聚发展。弘扬花卉文化,培育优势花卉品牌,积极发展微店订购、园艺超市、花园中心等新型营销模式。全省观赏苗木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鲜切花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中小型盆景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持续推进精品蚕桑规模化发展。围绕蚕农与茧丝绸加工企业需求,筛选推广抗病、优质、高产的优良蚕品种及特色功能品种,优化饲养蚕品种结构。引导培育“育繁推”一体化蚕种生产企业,建设一批优质蚕种生产基地。加强适宜机械化操作的耐伐桑树品种筛选,推广一批果桑、饲料桑、生态桑等优质桑树品种。突出轻简、高效目标,示范推广全程省力化养蚕设施装备,推广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培育一批设施先进、装备精良的规模生产大户和家庭农场,建设一批绿色高效桑园和产业融合程度较高的蚕桑小镇。积极引导桑园连片种植,加快蚕桑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打造一批集约化、规模化优质蚕茧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千亩以上的蚕桑专业村和万亩以上的蚕桑特色镇,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持续推进特色药材产业化开发。大力支持中药材生产,开展中药材资源普查,强化药用植物育种工作,选育一批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推进特色品种提纯复壮。扶持道地药材种植,积极恢复茅苍术、苏芡实、苏薄荷等传统知名道地药材,建设一批生产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药用植物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中药特色产业园区和中药产业基地,促进中药生产、研发、物流、贸易等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培育一批中药产业集群。加强对分散农户种植药用植物的指导,引导有实力的中药企业、中医医疗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中药材产业,推进中药材生产全程标准化。
(三)实施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强化优良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快建设种质库、种质圃、保种场、保护区(点)和省级农业种质资源综合基因库,夯实育种创新的种质保护体系。加强农作物重大新品种(品系)创制联合攻关,重点突破抗稻瘟病水稻、抗赤霉病小麦、优质专用蔬菜等“卡脖子”品种选育,育成推广一批重大突破性新品种。围绕优质、高产、绿色、宜机化,积极推进玉米、油菜品种选育和地方特色蔬菜品种提纯复壮,加快园艺、蚕桑等作物高品质品种自主创新替代。加强优势特色种子种苗育繁供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工厂化机插秧育苗、快繁脱毒、集约化育苗等种苗繁育技术普及率,引导发展种苗繁供及配套农机农艺集成服务,创新品种示范推广机制,实现良种推广规范化、品种布局区域化。
强化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新推广。全面推广小麦种子处理、精量机械化播种、叶菜周年安全抗逆栽培、设施连作障碍防治、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强化单项技术集成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粮经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有机水稻+绿肥+鹅(羊)等循环种养模式,引领支撑种植业优质绿色增效。深入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每年建设400个以上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全面提升主导品种、单品种规模化生产水平,集成应用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挖掘良种良法增产增效潜力。
强化物质装备改进提升。围绕设施建造标准化、设施构型宜机化、设施装备智能化,加快老旧设施改造升级,推广应用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标准构型,制(修)订智能温室、宽体大棚、连栋大棚等建造标准,积极应用自动苗床、潮汐灌溉、喷雾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设备以及节能型设施建造材料、功能型覆盖材料等新型材料,提高设施性能和生产效率。大力推进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生产,加快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多举措推进机收减损,健全完善农机农艺融合标准体系,力争“十四五”末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特色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达70%,部分品种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
强化数字智能生产管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变革种植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推动环境调控、植物本体感知、水肥一体化、农业航空装备等技术产品示范应用。加快发展种植业生产“云服务”,提高农田托管、种质资源、农资供给、物质装备、市场营销、供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依托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智慧种植业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农情调度、设施农业监管、耕地质量管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农药监督管理等数字化管理。加强农业基础资源、种植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气象、农业有害生物等信息动态监测,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水利、气象等部门数据交流共享,提升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能力。
(四)实施绿色发展推进工程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建立一批耕地质量与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和动态监测,开展地表径流、地下淋溶、农田氨气挥发等监测,加大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监测和保护力度,做好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测预警、风险评估和综合防控。针对耕地土壤障碍因子和耕地质量突出问题,综合运用“改、培、保、建、控”等措施,提高耕地内在质量和地力等级,建设一批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坚持用养结合,突出太湖、洪泽湖、南水北调沿线、沿江、沿海近岸陆域等重要河湖周边地区,因地制宜推广粮豆、粮油、稻油、稻肥等科学轮作模式,构建新型高效轮作体系,推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化、常态化实施。充分运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全面推广典型耕地污染治理修复技术应用试点经验,分类推进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工作。到“十四五”末,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推进化肥使用总量和强度“双减”。以“精(精准施肥)、调(调优施肥结构)、改(改进施肥方式)、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轮(轮作换茬休耕)”为路径,集成推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缓控释肥、肥药混喷以及“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模式,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开展周期性测土化验和田间试验,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方案和主推肥料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指导农民按方施用。鼓励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推进配方肥应用落地。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建立化肥“双减”示范区(片)150个以上。做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培育一批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牧结合、循环利用。探索建立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和定额制使用制度。到2025年,化肥使用量较2020年削减3%。
推进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网络,建立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提升一、二类病虫智能监测预警和新发、突发重大植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依法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疫情监测调查与处置,全力做好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重大病虫疫情防控,主要粮食作物病虫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加强省市县三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县建设,完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动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产品和装备的广泛应用,实现主要农作物与农业乡镇绿色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建设3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全省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0%左右。强化农药使用指导和培训,组织开展“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全面提高经营者、使用者的科学安全用药水平。继续推进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积极培育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五有五好”服务组织,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多种形式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0%以上。做好农药使用强度监测、农药有效性监测、农药抗性监测与治理等工作,努力实现农药使用总量和强度双下降,2025年农用化学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削减2.5%。
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全覆盖。大力宣贯《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和地膜国家强制性标准,强化联合执法监督,确保非标地膜不进店、不下田。加强地膜残留原位监测,在主要用膜作物主产区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加快推广强化耐候地膜和“一膜两用”“一膜多用”等减量化技术,研究优化加厚地膜、强化耐候地膜等产品及机械收膜技术,推进地膜减量替代。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总结推广一批农膜回收典型模式,积极推进将利用价值低的废旧地膜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力争“十四五”末全省废旧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地膜覆盖面积基本实现零增长、农田地膜残留量实现负增长。
推进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落实“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回收、谁使用谁交回”的原则和“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的要求,合理布局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综合收储站点,构建“一个县级收贮中心+若干基层回收站点”的回收体系,定期回收、集中转运、无害化处置。积极推广以农资经营者为主体的押金制、有偿回收制、补贴代储等方式,探索完善符合各地实际的回收处置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农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和使用者自觉回收意识和科学回收能力。指导专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规模种植户等选择大包装农资产品;引导生产企业推行大容量包装,使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可降解的包装物,从源头上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量。加强对回收处置工作的日常监管和监测评价,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回收处置任务有效落实。到2025年,全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100%。
(五)实施产业质效提升工程
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提高职业农民数量和素质,规范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生产经营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为主要方式,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和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引导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紧密联结,统一生产计划、种植标准、产品质量与产品收购,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支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技人员、农资企业等领办创办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物资+服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技术+服务”和农村种田能手“人才+服务”等形式的专业服务模式,提供各类专业性综合性新型农业生产性服务,打造一批家庭农场联盟(集群)服务中心和为农服务综合体。
推动全产业链价值提升。积极打造一批粮食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粮食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以生鲜果蔬、食用菌、鲜切花为重点,支持蔬菜园艺规模基地建设完善田头预冷、清洗、分拣分级、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设备,建立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发功能产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推进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前延伸产业链,建立专用加工产品种植基地。积极协调产区与销区构建稳定的农产品对接关系,帮助生产基地对接大型企事业单位、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链系统,完善农超、农校、农社、农餐等产销对接机制,拓展中央厨房、直采直供、订单配送、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等渠道。积极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新模式,建设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主题创意农园等示范载体,培育蚕桑、茶叶、盆景等农耕文化传承主体,开发观景、尝鲜、体验、度假等乡村休闲产品,放大产业资源优势,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推动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围绕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突出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病虫害防控等关键环节,开展种植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梳理和制修订,不符合绿色低碳导向的予以废止或修订,缺少现行标准的及时制定,加快完善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分品种构建农产品品质评价方法标准,健全分等分级、包装标识、冷链物流等流通标准,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建立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全面提升种植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坚持做强品牌与培植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着力培强一批种植业大品牌,支持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支持举办评比品鉴、展示展销等活动,提升江苏“好大米”、“好西(甜)瓜”、“陆羽杯”名优茶、“精品果桑”、“江苏盆栽花卉十大品牌产品”评比等全省性品牌推介影响力,彰显优势主产区特色,促进产销衔接。支持各地结合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积极举办各类农事节庆活动,扩大宣传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药安全生产经营监管。加强农药品种风险跟踪评价,分期分批淘汰现存高毒农药,引导企业研发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产品,加大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市场供给,逐步优化农药产品结构。落实国家和省化工产业政策,严格控制农药生产企业数量,加强农药生产准入审批和事中事后跟踪监管,推动农药生产企业向符合要求的园区聚集发展,持续优化生产布局。深入推进农药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实施农药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严格百草枯及高毒农药生产跟踪监管,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加大技改资金投入,全面升级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合理布局农药经营网点,从严控制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审批,推进农药经营标准化管理服务示范门店建设。加大对农药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定期开展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形成行业监管的闭环。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提档升级。坚持系统谋划、梯次推进,到2025年全省新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50个以上,培育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以上,指导建设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00个以上,聚力打造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载体平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高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坚持科技兴园,突出种子种苗、绿色种养、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提升产业全链条、全环节科技支撑水平。坚持主体旺园,培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坚持生态立园,建立农业生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机制,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坚持创新活园,加快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更大力度集中政策、资源和力量,做优产业平台、创新平台,推广多种形式产村相融、园村共建模式,促进一体建设、共同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新阶段、新格局下做好种植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落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抓紧抓实各项发展任务与政策举措,加快推动种植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协同协作,促进种植业发展与种业、农机、农业科技、乡村产业等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健全种植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引导全省产学研推力量,开展系统性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搭建更多协同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培育生产一线的农技推广骨干和乡土专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支持行业学会协会、产业联盟发挥作用,开展标准制修订、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品牌营销等方面工作,服务种植业转型升级。要加强考核考评,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考核,定期开展督查指导,确保规划各项目标全面实现。
(二)强化政策扶持。在继续落实好各项现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调整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领域和扶持方式,推进实施一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引导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券等增加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参与力度,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设施农业用地、融合发展用地等政策,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加强供地保障。积极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本支持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种植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三)强化防灾减灾。加强种植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研究,从中长期尺度和农业生产全周期角度,预测和研判可能发生的农业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程度,科学制定工作预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主动排查灾害隐患,加强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坚决防患于未然。组建防灾减灾救灾专家组,完善涵盖灾前预防、灾中抢救、灾后恢复全环节的防灾减灾技术体系,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努力减轻因灾损失。建立健全农业灾害应急救助政策,完善化肥、种子等常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根据灾情及时响应。健全救灾工作机制,加强应急值守,加强协同配合,加强应急服务,做好灾害预警、灾情调度、救灾指导以及救灾资金扶持、救灾物资监管、灾损保险理赔协调等工作,确保组织到位、制度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
(四)强化农业投入品依法监管。学习宣贯好《乡村振兴促进法》《江苏省种子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农用薄膜管理办法》《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开展行政许可及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推进种植业行业管理法制化。聚焦近年来质量安全监测风险较大的农产品,严格落实农药推荐使用剂量和农药安全间隔期,开展农药残留超标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深入开展全省权限内登记肥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强化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隐形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检打联动、行刑衔接,建立信用黑名单制度,持续净化和规范农药市场,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五)强化宣传推介。各地要重视加强产业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种植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全省种植业更好更快发展。要积极主动宣传种植业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及时总结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扩大典型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全省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整体提升。要充分利用农技耘APP、12316惠农短信、政务微信微博、新闻广播等传播媒介,广泛发布关键生产技术、产业政策要点、产品市场需求等信息,让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准确理解政策要求,指导农民科学生产。要结合优质品牌农产品评比和展示展销活动,广泛开展优质产品、特色产业、优势区域的宣传推介,强化品牌建设,扩大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