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泗阳县: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1121”工作机制
浏览人数: 2022-12-28

泗阳县以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标准化建设为基础,落实“网格化+精准监管”要求,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智慧化监管模式,构建网格化监管“1121”工作机制,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无死角监管,努力增强全县人民农产品安全领域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网多格”覆盖。泗阳县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总人口106.3万,下辖13个乡镇(街道)、215个涉农村居。经过多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建立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网多格”全覆盖监管体系。一网覆盖,即在全县范围内编织一张“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延伸拓展到全县所有领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13个乡镇(街道)依托农村工作局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部设立了监管办公室、检测室,标准化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农残速测仪、胶体金速测仪、合格证打印机等仪器设备。一网多格,即乡镇(街道)结合各村居管理范围,在全县划分215个网格,界定每个网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类型和数量,并实行动态管理。一格多员,即每个网格实行“网格长+网格员”负责制,定人、定岗、定责,全面落实各自网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

“一套流程”运行。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流程,制定“路线图”,实行“五举措挂图作战”。规范工作方式,从“看”“问”“查”“留”四方面进行规范要求,保障了监管巡查的统一规范性。精准指导服务,落实“三年行动”精准治理方案,指导承诺达标合格证规范开具等,保障了监管服务的重点,提高监管效率。落实“三书”制度,对生产主体的“告知书”,告知其作为农产品生产者的权利与义务。生产主体签订监管“责任书”,明确主体在生产过程中承担的质量安全责任;生产主体对所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的“承诺书”。常态巡查督察,采取不定期巡查、日常监督抽查、飞行检查等方式,对主体常态化巡查,对上市农产品常态抽样检测。实时监管评价,应用省追溯平台,对监管任务、日常巡查、抽查检测等数据实时上传,监管环节实行闭环管理,监管过程全部透明,监管情况被实时掌握,实现监管上下贯通、便捷高效。

“二大阵地”支撑。一是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有监管站均配有农产品快检室,每天开展快检工作,每年每个乡镇(街道)检测任务不低于4800批次。同时,进一步扩大快检室效应,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免费提供农药残留速测服务,并指导主体打印承诺达标合格证。针对水果蔬菜种植常用农药,乡镇(街道)监管站全部引入农药残留胶体金免疫速测技术,配置了胶体金免疫速测仪器设备以及检测耗材,做到了“用什么药、检什么药”,有效弥补了传统农药残留检测漏洞与短板。二是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文化阵地,以各村居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为中心,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文化阵地,采取图文、挂历、彩绘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营造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浓厚氛围。以新颁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承诺达标合格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为宣传重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读、检测演示、影视播放等多种方式,广泛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引导树立了正确消费观念。

“一品一码”追溯。按照明晰监管主体、明确监管职责、明了监管对象的“三明”基本要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与监管,实现日常监管巡查、检验检测、宣传培训等信息数据实时联网。全面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县农业农村局与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加强协作,联合印发了《泗阳县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方案》,共同发布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通告,并先后在县内17个农贸市场设置“泗阳县地产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出具服务点”,免费为入网主体提供合格证打印服务。全县2699家主体纳入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进行追溯监管,实行线上记录生产档案、监管巡查、抽样检测和出具合格证等事项,累计打印追溯标签413万张。监管员全部应用省追溯平台移动监管App,将日常巡查、速测、宣传培训等信息数据同步上传平台信息化精准监管,累计上传速测26.1万批次,开展督察巡查1.86万次。

来源:泗阳县农业农村局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