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支农惠农金融服务体系
浏览人数: 2022-04-28

  江苏省南京市不断创新金融支农惠农方式,聚焦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主导产业等多方主体,强化政银担深度合作,持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性惠农金融产品,有效拓宽农村贷款融资渠道,逐步解决了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开展金融助农的政策措施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政银合作产品“金陵惠农贷”。2015年10月,经南京市政府批准,由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紫金农商银行联合出台《关于印发南京市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银行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市级政银合作政策性贷款产品——“南京市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简称“金陵惠农贷”。“金陵惠农贷”以南京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作为增信手段,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以较低成本、较便利手段筹措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政策优化,“金陵惠农贷”已逐渐成熟,合作银行由设立初期的1家拓展到7家,分别为紫金农商银行、南京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溧水农商行和高淳农商行等,其特色亮点鲜明:一是无抵押无担保,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有效质押物的实际困难。二是贷款额度适中,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最高贷款额度100万、合作社8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1000万元,基本能满足农业主体贷款融资需求。三是利率优惠,年利率一般在4.35%左右。四是放款快捷。实施评级、授信、贷款三合一流程,如审贷材料符合要求,7个工作日内即可放款。五是名录管理,每年由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对各类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甄别审核,将符合条件的纳入“金陵惠农贷”扶持名录,实行白名单制、动态管理。2021年纳入“金陵惠农贷”扶持名录的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3503家,其中家庭农场2468家、合作社615家、农业企业420家,基本覆盖已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经营良好的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金陵惠农贷”因其鲜明的“为农”“支农”“惠农”特色,深受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欢迎,社会反响良好。截至2021年底,“金陵惠农贷”累计发放贷款63.71亿元,累计惠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34户,贷款余额14.53亿元,每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省利息支出超过2000多万元。

  面向初始涉农创业主体,推出政银担合作产品“惠农快贷”。与省农担南京分公司合作,联合紫金农商行、溧水农商行、高淳农商行等银行,共同推出政银担合作产品“惠农快贷”,以满足不在“金陵惠农贷”扶持名录内、初创型中小微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与“金陵惠农贷”共同构建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整的融资保障体系。产品重点突出“惠农”“快捷”等两个特点。“惠农”即成本低,融资综合成本不超过5.02%,其中担保费率0.8%,从2021年7月1日开始实行“保费减半”政策,担保费率下降到0.4%。“快捷”即手续简(不要求抵押、质押)、纯信用(注重家庭成员信用)、放款快(原则上2个工作日内出具放款通知书)。自2019年“惠农快贷”推出以来,深受中小农业经营主体喜爱;截至2021年底,农担“惠农快贷”在保户数780户,在保余额8.10亿元,累计担保户数1739户,累计担保金额19.5亿元,累计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近0.5亿元,带动辖内农民增收近1.6亿元。

  面向普通农户,推出为民实事工程“金陵惠农小额贷”。针对普通农户缺乏政策性惠民金融产品的现实问题,2021年初由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管部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推进“金陵惠农小额贷”实施方案》,试点推出“金陵惠农小额贷”产品,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南京市政府“三农”工作一项重点民生工程。“金陵惠农小额贷”主要面向符合无违法违纪、无不良记录、无高息借贷、无过度融资、有固定收入“四无一有”条件的普通农户,采取集中评议、“整村授信”、“无感授信”等方式,给予符合条件的农户5万到30万不等的授信额度,以满足其日常生产经营或消费资金需求。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专业评议。采取“成立评议工作小组——获取农户名单与建档——开展整村授信评议——名单审查审批——自助用款”的模式,其中评议工作小组由银行行内专家及行外有公信力人员共同组成,行外人员原则上由社区和村委会(居委会)关键人、退休村干部、驻村组(社区)联络人和当地有威望的农户代表组成。二是分级授信。评议小组针对客户预授信名单逐户进行评议,按照“四无”标准剔除不适合授信农户,对拟正式授信农户清单按照一般户和优良户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级授信,有效降低过度授信风险。三是自助用款。经过授信的农户可以在手机银行上自助用款,也可联系客户经理指导借款人通过手机银行,在线办理额度申请用款,贷款随借随还。“金陵惠农小额贷”推出以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市已“整村授信”行政村(社)615个,累计建档农户60万户,授信农户42万户,授信总额417亿元,已有1.8万农户用信,用信余额12.7亿元。

  面向合作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与合作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政银担深度合作,发挥财政奖励、风险补偿基金、增量补贴杠杆作用,让在宁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有效放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一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出台《“金陵惠农贷”承办银行绩效考核激励暂行办法》,以合作银行累计放贷总额、年末贷款余额、贷款客户总数为主要考核内容,对年度考核优秀的银行给予一定财政奖励,调动合作银行创新拓展贷款业务的积极性。2017年考核奖励实施以来,累计兑现奖励200多万元。二是建立风险代偿机制。由市财政和市农业农村局出资设立4亿元“金陵惠农贷”风险补偿基金,将基金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在相关合作银行,建立不良贷款财政风险补偿基金和合作银行风险共担机制,惠农贷出现不良贷款60天后,合作银行即可向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申请风险代偿,符合条件的最高可享受80%的风险代偿。已累计受理合作银行不良贷款申请超过5300万元,累计兑现代偿资金近2000万元。三是建立增量补贴机制。从2019年开始,按照“宁创贷”管理办法,根据合作银行年度放贷情况,市财政每年给予合作银行“金陵惠农贷”1%的贷款余额增量补贴。两年来7家合作银行共申请获得“金陵惠农贷”增补补贴3000多万元。

  发挥财政贴息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500万~2000万元资金,对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农业生产经营用途,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支付的利息给予一定补贴,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负担,有效放大社会资金对农业农村领域的投资积极性。近三年来,全市共下拨兑现贷款贴息资金4000多万元,惠及贷款主体超过1000多户,单个主体最高贴息40万元;直接带动银行放贷超过10亿元,间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20亿元。2021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金陵惠农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通知》,将农担政策性惠农贷款纳入贴息范围,新增农担专项贴息资金1000万元。

  开展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有效支持。以高淳区入选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区县为契机,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有关要求,依托南京市、区、镇街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积极稳妥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支持合作银行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担保、风险控制等方面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带动增加农业生产中长期和规模化经营的资金投入。根据“南京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统计显示,全市累计办理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贷款53笔、贷款融资1.63亿元,涉及农村承包地3.5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迈出坚实一步。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借助政银担合作、财政风险代偿、利息补贴等政策之“手”,南京市已初步构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支农惠农金融服务体系,撬动超过80亿元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乡村。但对照乡村振兴要求、各类主体实际需要,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一是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在农村金融市场主体构成上,紫金农商行、溧水农商行、高淳农商行等本地农商银行是服务南京农业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也有合作关系,但在合作深度、投放力度等方面不如本地农商银行,其服务触角需要深入延伸到农村地区。二是现有金融产品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南京市虽然有针对性地推出“金陵惠农贷”“惠农快贷”“金陵惠农小额贷”等金融产品,但针对农业主导产业、美丽乡村(民宿)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方面的专项金融产品相对缺乏。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能很好服务普惠金融发展。农村地区用户数据类型复杂多样,消费行为相对分散,农户基本信用信息采集、更新较难;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核主要依靠传统的进村入户逐户采集审核方式,存在审核难、成本高、潜在风险大、效率低、客户体验差等问题,信用体系建设的正向激励作用没有充分体现。

  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

  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乡村振兴金融组织体系。建议由人行南京分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牵头,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明确政策性、商业性及地方中小法人机构的职能定位,建立政策性扶持、商业化运作、高效化运行的工作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其中,大型国有银行机构要当好综合服务“领头羊”,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调整优化县级以下传统农村地区的网点布局,增强服务对接能力,最大限度地将“抽水机”变成“蓄水池”。紫金农商行、溧水农商行、高淳农商行等地方农商银行应强化支农惠农生力军作用,坚持立足农村、回归本源、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根植于区域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坚定成为服务农村的中小银行专业机构。省农担南京分公司应积极推动农业政策性担保分支机构在南京农村地区增设分支机构,做到区县域全覆盖,同时深化“政银担”合作,加快建立政府支农优惠政策与担保机制的有机结合,进一步降低农业经营主体担保保费和综合融资成本。在宁保险公司应积极创新险种,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规范理赔流程,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和覆盖面。

  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在宁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以乡村振兴金融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涉农主体和客户群体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在现有“金陵惠农贷”“惠农快贷”“金陵惠农小额贷”等政银合作产品的基础上,研发制定符合不同主体需求特点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体系。一是针对优质稻米、多功能油菜、绿色蔬菜、现代茶、都市花卉、精品蟹虾、特色鱼、南京鸭、乡村旅游等南京农业主导产业,研发推出“产业贷”“民宿贷”等产业支持型贷款,满足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信贷需求,强化乡村产业振兴金融支持力度。二是针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等,推出“项目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涉农项目提供必要融资需求,助力乡村产业项目早日达产生效。三是研究推出“金陵兴村贷”或“金陵强村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从事经营性活动、发展产业经济提供信贷支持。到“十四五”末,力争“金陵惠农贷”累计放贷超过100亿元,“金陵惠农小额贷”实现全体农户100%建档、80%授信、30%用信,形成支农惠农金融产品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体系。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净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围绕“信用与乡村发展”“信用与乡村生活”“信用换贷款”等主题,通过送信贷、送技术、送信息和金融知识下乡入户活动,提高涉农经营主体及农民的诚实守信意识,提升公众金融安全意识和风险认知能力。二是推动农业农村征信数据库建设,建立由市大数据部门统一管理的综合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实现农业农村基本信用信息跨机构、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共享、交换和交易机制。三是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启动实施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信用管理平台建设工作,探索建立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信息共享、数据增信等手段,提升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和满意度。四是持续实施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等评比活动,建立评级发布制度、失信惩戒机制和乡村信用激励机制,强化信用评定成果应用,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参考。

  加快建立完善农村金融相关配套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机制。建议由市金融办牵头成立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议,强化政府部门与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加强政府部门之间内部联动、政银之间沟通合作、金融机构之间交流互补,发挥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不同主体的职责与优势,有效提升全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层次。二是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加快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乡村征信、政府风险基金、企业内部控制、金融机构外部管控等制度,不断提升农村风险防控水平,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建议在“南京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风险”的基础上,统筹涉农相关资金,建立财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风险基金池,为各类信贷支农提供多元合一的贷款风险补偿,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三是健全贷款贴息机制。针对当前涉农贷款贴息政策覆盖面不高等问题,加强财政贷款贴息力度,扩大贴息受益范围,简化兑现申报程序,提升政策兑现体验感,有效降低主体贷款融资成本。


来源:202203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