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一流蚕遗传资源库 夯实蚕业振兴种质基础
浏览人数: 2022-06-27

江苏是蚕遗传资源大省,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蚕遗传资源保护工作,2017年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省级遗传资源保护目录,开展蚕遗传资源保护 ,2021年经过评比遴选出6家确定为省级蚕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省内蚕遗传资源实现“应保尽保”,为蚕种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对夯实蚕业振兴种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苏省省级蚕遗传资源库(镇江),建设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中蚕所)。中蚕所是以桑、蚕、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研究所,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2001年,中蚕所与江苏科技大学合并,经过二十多年的融合发展,中蚕所已成为专业特色鲜明、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涵盖本硕博阶段教育,成为国内和国际蚕桑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

一、薪火相传,建全国一流蚕遗传资源库

中蚕所是我国蚕丝业发展主要技术支撑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恢复和发展蚕桑生产,赶超日本,最终确立我国蚕业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起到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该所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国家基础性及公益性专项、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国家星火计划和其他省(部)级科技项目;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00余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星火科技奖等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6项;建立各类农村实验示范点200余个,75%以上科技成果先后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1951年中蚕所成立之初,就承担起我国主要蚕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工作任务,建成家蚕地方种、国外引进种、改良种、突变基因品系、种质创新材料、育种素材及蓖麻蚕等1100余份的蚕遗传资源库,是我国乃至世界保存蚕遗传资源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蚕资源保护单位。2006年挂牌“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

江苏省省级蚕遗传资源库(镇江)现有专职科研人员21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2人,拥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1人、江苏省科技副总、江苏省双创博士等各级各类人才多名,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建设高质量遗传资源库的重要保障。

2021年,位于镇江市丹徒区新的蚕桑科研基地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0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智能蚕室、催青室、冷库、检验室等基础设施,为建设全国一流的蚕遗传资源库夯实了物质基础。

二、笃行不怠,创科学规范蚕资源保护体系

“江苏省省级蚕遗传资源库(镇江)”,扎实做好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护和利用工作,妥善保存名录中1143 份蚕资源和21 份蓖麻蚕,并完成700份种质资源的来源、系统、眠性、化性、幼虫体斑、发育经过、孵化、生命率、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茧丝质及特殊性状等70余项性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图片的采集,创建了家蚕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整理整合了全国家蚕、柞蚕、蓖麻蚕及桑树品种数据库,创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网站,实现了蚕资源的信息共享。每年向全国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提供种质资源,实现资源的实物共享和资源保护带来的良好社会效益。创制了20多项特殊性状的遗传资源,构建500份核心遗传资源的SSR指纹图谱,开展家蚕主要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和功能研究,制定、完善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整理、描述技术规范,制定了《桑园管理技术制度》《蚕种生产质量管理制度》《蚕种保护技术制度》《母蛾微粒子病检疫技术制度》等技术操作规程,这些制度和规程的制定和颁布促使蚕桑生产链的各个环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创全国一流蚕资源库提供了保障。

三、勇毅前行,助我国蚕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10日调研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时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拥有遗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育种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育种水平的重要标志。围绕现代种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本着“广泛收集、妥善保存、科学评价、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坚持“保用结合”“以用促保”的基本方针下,基于丰富的遗传资源,中蚕所在家蚕遗传育种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育成了菁松×皓月、秋丰×白玉等经典品种,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是目前全国主推品种,国家蚕品种审定的参照品种;近10年育成了“华康”系列(华康1号、2号、3号和4号)及苏豪×钟晔(抗)、野三元(抗)等抗血液型脓病新蚕品种,以及“丝雨一号”“丝雨二号”“富超二号”“C华× JD”“黄绿一号”等一系列多元化新品种,促进了家蚕品种的第5次更新换代。其中“华康”系列抗脓病品种已在全国主蚕区推广600万张以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华康”系列抗血液型脓病的育成和推广在十三五期间多次作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重大成果和亮点被推荐至农业农村部;为蚕桑产业的提质增效,为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蚕遗传资源库的稳定运行,把遗传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效产业的优势,切实增强了我国蚕品种选育的创新能力和新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来源:省蚕种所、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