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正当时 良种先行走在前

2023-04-18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是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的关键。春耕春种,良种先行,省种子管理站锚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有效供给”目标,把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摆进农业强省建设大局,科学谋划、周密布置,助力全年农业生产起好步、开好头。

聚焦于“新”,加快优新品种研发推广步伐

我省不断加快品种优质化步伐,一是用好品种审定制度指挥棒,引领品种优质化方向。新修订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提高产量和抗性指标、明确DNA指纹差异标准,启动主要农作物品种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专项整治,提升品种试验质量。在刚刚召开的省第七十三次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上,41个新品种通过审定,其中高产稳产类型占95%以上,优质专用品种达15个;二是发挥种业先导前端效应,引领优质稻米产业化方向。举办半糯粳稻区试品种稻米食味品质现场评鉴,将评鉴结果作为区试品种筛选品质的依据。与南京农业大学、省农技推广总站联合举办优质食味粳稻产业化培训会,交流优质食味粳稻宁香粳9号示范推广情况、栽培技术并进行产业化开发培训。据统计,2021年我省推广优质水稻品种144个,推广面积2134.8万亩,占全省水稻总推广面积的64.2%,南粳9108、南粳46、南粳5055等优良食味品种推广超1300万亩,为擦亮“苏米”品牌、推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筑牢种业根基。

立足于“稳”,筑牢良种稳产保供根基

种子基地是保障种源供应的“根据地”,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是种子基地“国家队”。目前我省有4个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4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涉及杂交稻、常规稻、小麦、辣椒等主要作物。2022年我省基地县获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1.6亿元,为用好奖励资金、推动基地做优做强,我省坚持“四级联动、县企共建”工作总基调,以“做强企业、做优基地、做大产业”为主攻目标,致力实现基地设施现代化水平、良种保供能力和制种专业化服务能力“三个提升”。2022年,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制种面积约占全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64%,此外,全省常规稻繁种总产约2.93亿公斤,大豆繁种总产约420万公斤,可充分满足全省春耕用种需求。

致力于“严”,加强种子市场秩序监管

3月以来,全省各地根据省统一部署,深入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对辖区内种子交易市场、经营门店、网络销售平台及其销售的水稻、玉米等作物种子进行专项监督检查,集中整治制售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为春耕用种安全保驾护航。盐城市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开展以“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假冒伪劣行为”为主题的农资打假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科学安全购种用种意识,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的良好氛围。目前全省各级已检查种子门店等上千家,抽取农作物种子样品850多个,所有抽取的种子样品将进行净度、水分、发芽率检测,部分重点种子样品将进行品种真实性分子检测和纯度田间种植鉴定。

着眼于“备”,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为切实加强种子储备管理,我省组织修订了《江苏省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管理办法》,于今年2月15日起正式施行,新《办法》规范和细化了储备流程、强化了对储备工作的监督管理。种子储备制度是《种子法》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生产需要及余缺调剂、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几年来,我省每年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落实省级救灾备荒储备种子任务,同时鼓励省内种子企业积极承担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国家和省两级储备种子超300万公斤,覆盖稻、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为有效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确保种子市场平稳、保障粮食安全锻造“定心丸”。在春耕备播关键时期,我省将对储备任务执行情况和储备种子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储备种子“储得好、调得出、用得上”。(省种子管理站 供稿)


来源:省种子管理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