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徐州市新沂市港头镇瓦窑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4-02-27 浏览次数: 53
字号: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沂市农业农村局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规模连片,提质增效”的原则,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基本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粮田”变“良田”的发展目标。新沂市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组织实施的港头镇瓦窑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0.59万亩,涉及港头镇板桥、大营、港头、潼沟、新圩村和瓦窑镇袁林村。项目财政总投资2386万元,建设泵站2座、防渗渠26.75公里、渠系建筑物627座、线路0.182公里、变压器2台、水泥路24.47公里,栽植苗木4481株。

项目建设上,新沂市始终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升相结合、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规模化发展相结合、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确保项目建设发挥效益。各项目镇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各职能单位及村委会主要领导任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指挥部,并组建重点工作专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组织村老党员、老干部全程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科学有效制定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全程参与实施前的项目地块选址、摸底、丈量等和项目实施后的清障协调、质量监督等工作,因地制宜推进现场实施。

项目建设中,新沂市始终将精细化管理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一环加以严格落实。一是加强指导严监管。通过监理“盯”、专人“查”、党群“看”、过程跟踪审计、第三方验收等多项措施,严把开工关、材料关、质量关、安全关,实现对桥涵闸站单体工程以及路基、渠道、管道等工程的隐蔽工程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构建业主、监理、镇村、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监管模式。二是优化流程抓进度。抢抓春秋两季施工“黄金时期”,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流水作业、多点施工等举措,实现项目建设“全面开花”。通过全面采用防渗渠道一次成型机、装配式建筑等新型施工工艺,大大缩短了单体工程的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三是构建机制长管护。项目竣工验收后,统一上图入库,并按照受益范围,及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落实管护主体,将管护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镇乡村振兴考核。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一是有效节约了灌溉成本和水资源。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0.59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35万亩,项目区粮食生产增长率为6.50%,年节约水量27.82万m³,每亩节约灌溉费用约18元。二是促进了项目区土地规模经营。通过积极开展“小田变大田”的模式探索,增加了有效耕种面积,促进了土地规模流转,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已有大户土地流转1500亩。三是促进了农民增收。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每户增加收入约每亩150元。四是夯实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性条件,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来源:厅农田建设管理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