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1年度苏州市昆山市陆家未来智慧田园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2021年首次提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2022年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到“底线”的高度。怎么把地整好,把田种好,牢牢端稳自己手中的“饭碗”,发挥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陆家未来智慧田园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一、项目简介
陆家未来智慧田园坐落于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陈巷村,毗邻吴淞江,规划区面积5330亩,2022年8月完成建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这片区域田块分布零散,大小不一、方向不一,不利于机械化生产作业和灌区管理,同时田间地头普遍存在乱搭乱建和乱堆乱放现象,田容田貌较差。2021年,陈巷村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水系、机耕路网结构,实现整域农田集中连片、土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景观优美,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2023年国际智慧农业创新大会在此召开。
二、项目特点
1. 田园共建,占补平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考虑到区域内地类性质的复杂性,陆家镇积极对接资规部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对道路、水系、田间电线杆等进行规划重整,建设后的项目区新增基本农田10.2亩、新增耕地8.1亩,成为苏州地区首个占补平衡创新案例。同时,项目区域结合实际,委托第三方编制完成《昆山市陆家未来智慧田园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布局园区化建设,2022年被认定为苏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2. 科技支撑,配套优良。陆家镇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高标准推进农业设施建设。项目区配套集粮食检测、清理、烘干、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烘干中心,粮食烘干能力150吨/批次,粮食仓储总仓容1800吨;积极引进中国农科院的新品种、新技术,选址45亩建设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A+温室工场,选址300亩农田布局大田稻麦无人农场,实施各类新型农业设备试验、示范载体等项目,打造集粮食种植、加工、销售、农业科研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示范田园。
3.委托管理,创新经营。2021年4月,苏垦农发和苏州农发共同出资1.2亿元在陆家镇注册成立苏州苏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苏州苏垦与陆家镇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合作,采取“合作社+国资公司+农业生产基地+区域代理”模式,由苏州苏垦具体负责智慧化、标准化、规模化高标准农田生产经营管理,在昆山率先走出了先流转后建设再企业化经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之路。
三、影响及效益
1. 改善基础条件,农业降本增效。项目建成投用后,完善的灌溉体系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效率,田块的优化布局有利于资源整合,提高耕地使用效率,项目区作物产量得到提升,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23年,项目区百亩小麦攻关方最高亩产达641.1公斤,创造了江南麦区高产新纪录。
2. 农田综合整治,环境面貌提升。项目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起来,有效推动农田、周边道路沿线、村庄环境整体提升,通过清理田间地头、村庄周边乱推乱放,乱搭乱建问题,百姓们生活的环境改善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也得到充分体现。
3. 突出数字赋能,加强示范引领。陆家未来智慧田园作为中国农科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的科研试验基地,着力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高效智能农业项目建设。项目区无人农场规划建设天空地一体化观测、智能农事作业、智慧大田指挥决策中心三大平台系统,展现国内领先的无人农场生产场景,搭建全种类智能农机统一的系统级指挥决策平台,实现农事作业“耕种管收”一体化,为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