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01号建议的答复

2024-06-25 浏览次数: 505
字号:

钱晓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宿迁建设省新型食品产业示范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以食为天,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预制食品、功能食品、主食加工等新型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延长拓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有预制菜相关企业5800多家。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安排,切实加大预制菜等新型食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推进力度,取得初步成效。

一、制定预制菜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认真分析我省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时调度全省预制菜企业发展情况,建立省级优质预制菜企业培育库。经省政府同意,近期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培育壮大预制菜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二、推动预制菜等食品产业规模化集聚化生产。依托11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6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等载体平台,引导各地围绕特色资源培育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推动预制菜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开展技术协同攻关、产品协作配套、品牌共建共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兴化经开区的健康食品产业园招引上海东锦集团、华宝集团、拉面说、何勇集团等一批食品行业企业入驻,已取得明显成效。

三、打造产业发展科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与江南大学、扬州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强化产学研合作,组织预制菜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园区、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省餐饮行业协会等推动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成立省预制菜产业创新联盟,着力打造“苏字号”预制菜产业发展创新平台,集中攻关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共性关键技术,在标准建立、产品研发、风味提升、技术突破、模式升级上发挥引领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园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提升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鼓励开展预制菜相关领域研究,引导预制菜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与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风味衰减难题;创新非热加工、微生物控制、营养与风味稳态化等技术工艺,减少营养成分损失,提升产品品质和口味复原度;鼓励预制菜企业使用新型产品包装材料,减少包材使用量、提升包装强度,防止食品过度包装。

宿迁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粮、肉、菜、水产品等规模和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建设新型食品产业园,是推动预制菜等新型食品产业发展的积极探索。下一步,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指导给予支持。一是支持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省预制菜产业联盟的作用,积极引导扬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到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预制菜产业研究院及实践实训基地。二是拓展预制菜消费市场。搭建预制菜宣传推介和市场推广平台,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市场化举办预制菜产业交易会。鼓励预制菜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联合组建预制菜产业联盟,整合种养、生产、经营、冷链物流、科研、金融等资源,共同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三是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省级现代农业专项安排扶持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开展主食加工、预制菜、功能食品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装备一体化和智能化更新改造等。对预制菜产业园(集中区)以及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的预制菜项目,保障预制菜企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

感谢您对我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5月29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