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243号提案的答复
樊维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洪泽湖生态经济廊道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禀赋,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以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为重点,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着力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根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稻虾共作、绿色种养循环、测土配方施肥等,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和市场竞争力。着力建设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集群,全面打造各级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全省已有农业产业强镇79家,获批建设大蒜、肉鸡、小龙虾、稻米和生猪等5个国家产业集群,拥有超10亿元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204个,其中涉及环洪泽湖地区淮安、宿迁两市共有农业产业强镇16家,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3家和10家,淮安市洪泽区、淮安区、淮阴区,金湖县,盱眙县,宿迁市宿豫区、宿城区,泗阳县,泗洪县,沭阳县等县区先后参与了肉鸡、小龙虾、稻米和生猪产业集群建设。
二、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顺应加工食品消费趋势,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提供终端消费食品。深入挖掘淮扬菜饮食文化资源,通过指导成立预制菜产业创新联盟、举办首届江苏食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建立省级优质预制菜企业培育库等一系列行动,培优做强以淮扬菜为代表的“苏”字号新型食品加工业,其中淮安、宿迁两市共入库预制菜企业27家。建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助推产业链能级提升,目前全省62家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中,环洪泽地区的宿迁市、淮安市共有11家。
三、努力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多重功能。结合各地自然条件和乡土文化,持续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爆款,推动乡村聚人气、添活力。2023年,全省新增3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3个、1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2个,新增数量全国第一;16条精品线路74个精品景点获农业农村部集中推介,数量全国最多;持续唱打响“苏韵乡情”品牌,指导各地举办“苏韵乡情”休闲农业宣传推介系列活动300余场。近几年,宿迁市、淮安市围绕小龙虾、大闸蟹等洪泽湖特色渔业资源,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举办多场宣传推介文旅活动,今年4月,淮安市洪泽区蒋坝镇依托螺蛳特色资源,举办2024“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淮安)专场推介暨“寻味蒋坝”螺蛳美食旅游季启动仪式,推介当地特色农业文旅资源,推动螺蛳全产业链提档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环洪泽湖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当地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绿色化规模化发展。强化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政策保障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探索形成更多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机制和办法。持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绿色种养循环等绿色生产方式,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原料基地,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做好现有农业产业强镇和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围绕洪泽湖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积极争取更多国家项目支持。
二是深入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档升级。重点推动主食加工、预制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等食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把预制菜产业作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加强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企业,打造“鱼米之乡、苏食生活”江苏精品预制菜形象品牌。
三是持续推介乡村特色文旅资源。深入挖掘环洪泽湖地区特色渔业资源、环湖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围绕“品质提升、品味提档、品牌提振”,进一步完善串点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圈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加强特色农业产业资源推介,计划今年下半年,围绕洪泽湖大闸蟹产业,在宿迁举办以“霸王蟹”为主题的苏韵乡情推介活动暨开捕仪式,以及音乐节等一系列文旅活动。
感谢您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