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487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江苏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商务、供销等多部门共同发力,交邮融合推进省市县三级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县域商业体系、农产品产地流通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等建设,支持新建或整合利用现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仓储配送资源,加快流通渠道和服务下沉,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持续完善,农产品冷链运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日益完善。我省自2021年起实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2021年和2022年共利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3.37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补贴资金1亿元,支持全省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和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300余个,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容积超过100万立方米。全省已有8个县(市、区)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2022年底,制定出台《江苏省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等内容。2023年主动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7500万元,根据基层实际需求调整扩大了项目支持范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8条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支持立项建设200余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积极推动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建设主体纳入现代设施农业贷款贴息、政策性保险保障等惠农政策支持范畴,推荐苏州金记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主体(冷链物流)。今年我省申报的常州市钟楼区和东台市成功入选2024年度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重点市)建设培育名单,同时我厅已组织各地开展2024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常态化项目储备,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5800万元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二、冷链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目前我省共有冷链运输企业10719家、车辆16820辆,其中2023年全省共新增冷链运输企业185家、车辆3903台。我省致力于创新冷链运输新模式,支持“运满满”打造特色冷链物流运输交易平台,“运满满冷运”平台已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开发并上线运营,其业务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10万多条线路,冷运货主超60万家,注册冷藏车逾27万辆,占目前全国冷藏车数量的70%。吸引“运荔枝”网络货运平台来苏落户,开展冷链运输供应链管理业务,不断提升冷链运输服务效率。
三、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发力。一是设置优化冷链物流相关专业,服务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目前,全省高校设有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等相关本科专业点45个,其中8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南京晓庄学院、宿迁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宿迁学院京东现代产业学院入选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全省共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63所高职院校开设智能物流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专业布点数77个。二是深化物流相关专业产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加大对全省职业院校物流相关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把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23年,全省立项建设数智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智能物流技术等资源库1个,全省高职院校共聘请了17位物流管理类产业教授。指导并推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物流集团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毕业生成长速度提高63%,服务满意度提高35%,受到企业好评。三是着力解决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持续实施高技能人才重点建设项目,组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开展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中专设物流服务师赛项。支持冷链行业大型企业开展自主技能评价,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3家机构开展制冷工技能评价,129家机构开展物流服务师技能评价。全省制冷工、物流服务师取证人数分别为1892人次、11291人次,缓解了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
四、生鲜农产品行业监管持续强化。一是强化行业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全省职业院校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建设,截至2024年,全省共建成物流管理相关高职高水平专业群4个。推动物流管理类相关课程和教材建设,深化课堂改革,全省《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供应链管理》2门课程入选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二是注重冷链运输企业和冷链服务提供者的日常监管。我省按照相关行业要求严把准入关,目前全省共有冷链运输企业10719家、车辆16820辆,其中2023年全省共新增冷链运输企业185家、车辆3903台。同时出台文件,要求全省从事对温度、湿度等有特殊要求的冷藏冷冻食品贮存服务提供者进行备案,并开展指导检查。三是落实冷链运输企业、农贸批发市场和销售者主体责任。推动全省建立并通过先进管理体系认证,实施体系管理,规范食品经营过程,做好食品采购、查验、贮存,特别是冷藏冷冻食品的贮存要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要的温湿度条件。加强关键人员管理,强化培训和技能提升,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贮存管理,严防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流向餐桌。四是强化农产品全程冷链追溯管理。联合相关部门推动上线全省农产品生产经营安全智慧溯源监管系统,推动所有农批市场实施信息化追溯管理,落实食用农产品进销信息、交易信息的归集管理。
根据加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相关建议,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空间布局,加强冷链设施智能化建设,注重培养创新型冷链物流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冷链物流行业建设水平。
一是打造省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枢,建设产销服务区域网络。依托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规划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依托系统农批市场、农贸市场、连锁超市等平台,采取串点连线成网的方式,将县域田头仓、移动仓等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连接起来,推进产地网建设,促进解决农产品“最先一公里”“缺链”等问题。大力推行“生鲜电商+产品直供”“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等新业态新模式。依托大型农批市场、冷链物流企业等载体,完善产后预冷、仓储保鲜、低温加工及分拣、包装、配送等功能,结合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建设,打造产地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促进销地网建设,打通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
二是建设省级冷链物流智慧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冷链设施智能化水平。坚持运建并重思路,逐步拓展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建设省级冷链物流智慧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完善农产品在线交易、冷库信息管理、冷藏车位置跟踪、冷链配送、农产品质量追溯、货物查询等功能,将省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产地区域网、销地区域网、冷链物流基地(企业)及冷链设施等联接起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进农产品流通网络发展。
三是深化冷链物流相关专业的产教融合,提高冷链物流管理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供给能力。鼓励职业院校深化与京东、顺丰等冷链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引导学校与冷链物流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加快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现代产业学院和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职业院校联合企业加强冷链物流产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专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联合开展冷链物流相关专业的现代职教体系项目,逐步扩大职业院校冷链物流相关专业的布点数量和培养规模。引导职业学校在物流相关课程中引进冷链物流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加快推进课程项目化改造步伐,打造一批高质量精品课程。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创新呈现方式,更大力度遴选建设一批适应数字时代和冷链物流产业智能化发展要求的优秀教材。举办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相关赛项,持续组织江苏工匠“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鼓励邮政、商务等行业部门和头部企业开发冷链物流赛项,为技能人才成长建立快速通道,提高物流领域技能人才获得感、成就感。
四是不断加强冷链运输企业、车辆准入和农批市场日常管理,助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等前沿技术提升服务效率,支持“运满满冷运”等平台进一步拓展市场,通过预测产地调车需求,助力果蔬等农产业产地与司机提升发货接单效率,将数字普惠带到田间地头,确保实现全省生鲜农产品运输高效有序。同时不断强化对冷藏冷冻食品贮存服务提供者监管,强化索证索票,规范进销查验和贮存管理。提升智慧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农批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实现全省农产品安全监管数据的全面归集,提升生鲜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感谢对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恳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