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助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6-04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机制,加快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聚力打造优质农产品绿色生态主产区,助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其中,海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稻米+禽蛋”主导产业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绿色生产 生态种养树典范

  海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进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一控两减三基本”成效显著。园区一方面在积极采用绿色优质种养技术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稳步提升“稻田+” “稻米+”复合种植效益的同时,大面积开展稻田稻鸭共作、稻渔(虾、蟹)立体种养绿色增效技术模式;另一方面示范推广有机肥+配方肥(缓释肥)、水稻机插缓混侧深施肥等新技术模式,减少肥料流失,实现减肥增效。除此之外,产业园还以创建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为抓手,持续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普及行动,普及应用《南通市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指南》,将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与示范融入日常监管、技术指导之中,力争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核查验收率100%,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应用评估率100%。

  变废为宝  粪污秸秆巧利用

  据统计,海安市家禽饲养量3000余万羽,年产粪污66万吨;水稻种植面积55.8万亩,年产秸秆量26.5万吨。畜禽粪污和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源”。这几年全市通过资源化利用,巧妙地“变废为宝”,既改善了农村环境,又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截至目前,海安市种养环节生态循环利用设施累计投入逾20亿元,有蓄粪池26059个,总容积77.32万立方米,堆粪棚20.62万平方米;有田间管网2.58万米、田间(中转)贮存池4.49万立方米;网沼气发电企业16家,发酵池(罐)11.41万立方米,装机容量1.87万千瓦;粪污运输车辆1312台。2023年各类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超10万吨,基料化利用超5万吨,饲料化利用超9万吨,肥料化利用超40万吨。

  聚焦安全  严格监管提质量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底线,也是农业绿色生态发展的现实体现。海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高点定位,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农药化肥双减、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农膜回收利用等行动。按照《海安市禽蛋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海安市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指导园区内蛋鸡养殖企业(场、户)建立健全兽药管理制度,配备兽医人员,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兽药使用、完善养殖档案,引导正确选用替代产品。同时,加强禁限用农(兽)药执法监管,定期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规划期内,产业园70%以上蛋鸡规模养殖场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禽蛋产品的兽药残留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

  品牌培育  优势产品响名声

  品牌培育是海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打响名气、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路径之一。据了解,产业园现有认证绿色农产品32个,生产面积20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68%。园区内稻米、禽蛋产业相关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SQF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围绕稻米、禽蛋及其制品注册商标93个,其中获省名牌证书15个,南通市知名商标21个,培育电商238家,其中“海安大米”更是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了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产业园持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监管,推行合格证及二维码追溯制度,建立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同时,有序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在大型超市设专柜,在江浙沪的大型批发市场设专营店,提升海安“稻米+禽蛋”产品知名度。 


来源:202405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