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做好“四篇文章”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强村富民为导向,持续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一是做好“政策引领”文章。制定出台强村富民“百村共富”行动方案、“百村共富”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农村集体无证资产办理不动产证工作意见等一批系统性、创新性政策,全面夯实制度保障。2024年村均总收入1349万元,总收入超千万元村数量达120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71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6:1。
二是做好“改革赋能”文章。深化农村发展集成改革,稳健运营“昆澄投资基金”和“昆农惠”项目,加强农村集体无证资产补办证工作,提高资金、资产效益。2024年成功补办资产62处,涉及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规范强村公司发展,加强综合性评估,2024年全市22家强村公司向村集体分红1.28亿元,村均78万元。
三是做好“项目牵引”文章。聚焦“阳澄湖大闸蟹、柏庐大米、昆山梅山猪”三大本土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大闸蟹产业链带动就业3万余人,年产值近40亿元。用活“一村二楼宇”、过渡期停租补贴等政策,推动各级加大对村集体经济支持力度。2024年累计新建和翻建“百村共富”项目15个,总投资约3.3亿元,建成运营后预计增加年收入约3000万元。
四是做好“人才激荡”文章。坚持把懂经济、善经营的“第一书记”安排到“三农”一线,“点单式”精准选配、“套餐式”关爱培育,常态化举办农经管理人才培训班,新增高素质农民126人。依托北京大学(昆山)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农村区域发展”复合型人才。与扬州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累计培育委培生8届253人。
来源: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