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
第9期
一、墒情现状
3月14日全省394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表层土壤(0-20cm)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1.5%,最大值为149.9%,最小值为50.7%,变幅为99.2%。其中,适宜点109个,占比27.7%;轻旱点16个,占比4.1%;中旱点9个,占比2.3%;其他为过湿点。
徐淮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112个,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5.4%,最大值为149.9%,最小值为57.1%,变幅为92.8%。其中,适宜点27个,占比24.1%;轻旱点2个,占比1.8%;中旱点4个,占比3.6%;其他为过湿点。
宁镇扬丘陵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84个,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0.7%,最大值为149%,最小值为55.7%,变幅为93.3%。其中,适宜点22个,占比26.2%;轻旱点7个,占比8.3%;中旱点3个,占比3.6%;其他为过湿点。
里下河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64个,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95.7%,最大值为149.3%,最小值为50.7%,变幅为98.6%,其中,适宜点22个,占比34.4%;轻旱点2个,占比3.1%;中旱点1个,占比1.6%;其他为过湿点。
沿海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12个,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5.9%,最大值为139.9%,最小值为80%,变幅为59.9%。其中,适宜点2个,占比16.7%;其他为过湿点。
太湖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60个,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1.3%,最大值为148.8%,最小值为61.9%,变幅为86.9%。其中,适宜点16个,占比26.7%;轻旱点4个,占比6.7%;其他为过湿点。
沿江农区共有土壤墒情监测点62个,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00.6%,最大值为147.7%,最小值为58.9%,变幅为88.8%。其中,适宜点20个,占比32.3%;轻旱点1个,占比1.6%;中旱点1个,占比1.6%;其他为过湿点。
二、天气状况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三天,全省多降水过程。14日,江淮之间南部和苏南地区多云转阴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转阴;15日,江淮之间南部和苏南地区阴有中雨,其他地区阴有小雨。16日,全省多云。
三、田管措施建议
当前,全省小麦即将陆续拔节、油菜陆续开花,建议各地:一是疏通沟系防范涝渍。3月中旬沿江和苏南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拔节后的小麦耐湿性变弱,要及时清理疏通内外三沟,排除田间积水,谨防旱涝急转;二是趁墒施肥促进生长。全省大部分地区农田墒情已恢复至适宜范围内,各地要结合雨情、墒情、苗情,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促进植株春生春发;三是防范低温冻害。小麦进入拔节期、油菜进入盛花期后,抗寒能力变弱。预计中旬将有2次冷空气过程,各地要关注天气变化,低温过后踏田查看冻害发生情况,可采取施恢复肥等补救措施,促进恢复生长。
土壤墒情评价标准:涝渍(相对含水量≥150%);过湿(90%≤相对含水量<150%);适宜(70%≤相对含水量<90%);轻旱(60≤相对含水量<70%);中旱(50≤相对含水量<60%);重旱(相对含水量<50%)。
注: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100/田间持水量(体积法测定)
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100/(田间持水量(重量法测定)×土壤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