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四举措探索农业风险减量新实践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探索农业风险减量新实践。
一是重心前移,服务前置。积极引导农业保险机构聚焦农户需求,加强服务与创新,将工作重心从灾后理赔向灾前预警前置,利用农业保险资金开展农业风险减量服务工作。昆山市三家承保机构每年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18%以上的资金,设立农业保险风险减量服务专项,明确昆山市耕地质量与植物保护站为账户设立单位,开通农业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票据项目。
二是专业导航,提升绩效。农业保险风险减量项目由农业农村局、气象局等相关专业技术单位具体实施,农业保险机构与专业技术单位签订服务协议,款项汇入专用账户,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项目资金按财政规定报支。专业技术单位按项目方式推进,制定年度项目计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市财政局农业保险领导办公室审批后组织实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人防+技防,精准预警。充分发挥智能监测设备作用,打好“人防+技防”组合拳,全年发布病虫情报20期、土壤墒情24期、水质监测12期、各类灾害性天气服务材料19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18次、预警短信185条次(受众约164.2万余人次)、显示屏信息12.6万余屏次,实现农业风险精密监测、精确预警、精准防控。
四是合作共赢,风险减量。建立多元化农业风险减量体系,建设完成8个病虫害智能化监测点、8个土壤墒情监测点、8个水质监测点,推进“作物云”应用,加密5个农业气象监测点,全方位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全年3家承保机构2家稻麦病虫害零赔付、1家涉及稻麦病虫害理赔,理赔率分别为0.2%、0.89%,挽回主要农作物损失40682吨,主要农作物肥药施用总量较2023年分别削减0.31%、0.77%,构建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发展可持续的多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