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多彩小番茄点亮致富路

2025-03-25 浏览次数: 1
字号:

你见过绿色、紫色、橙色甚至黑色的小番茄吗?3月19日,记者探访了位于南通通州区金沙街道城东村的悦禾番茄小镇温室大棚,只见一垄垄碧绿的串收小番茄植株排列得整整齐齐,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小番茄悄悄从藤蔓中探出头来。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田间,剪下成熟的小番茄,轻轻放入桶中。

近年来,通州番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在金沙、东社等农业大镇形成了规模化连片种植。“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从田间地头到高端商超,小番茄不仅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通州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科负责人朱琳介绍。

16个品种引领市场潮流

番茄小镇自去年2月正式启动以来,发展迅速。“110亩的种植面积,栽培了16个品种的番茄,是南通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单体番茄种植基地。”项目负责人谢浩带领记者走进温室大棚,介绍道,“仅在这个大棚内,就集齐了10个品种,色彩斑斓,包括黑、紫、粉、黄等8种颜色。”

16个特色品种无疑是番茄小镇打破市场同质化局面的关键。谢浩说:“我们引进、种植了很多新的番茄品种,有口感脆甜的‘紫番香’,甜度堪比西瓜的‘青甜’,还有汁水丰富、回味无穷的‘草莓番茄’。尽管还未到大量上市的季节,但已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体验采摘这些特色番茄。”

为了确保番茄的持续供应,番茄小镇采用了“两茬轮作+错峰定植”模式。同时,智能水肥一体机、双层保温膜、水帘降温系统以及熊蜂授粉等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运用,为番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番茄小镇还全程使用无公害的有机肥料,进一步提升了番茄品质。

谢浩透露,为满足节日期间的供货需求,今年基地将增设供暖系统。“今年基地产量预计将超60万公斤,销售额超240万元,主要批发供应江浙沪地区。”谢浩说,“基地已成功带动周边20余名农民就业以及100多户小农户实行规模种植,人均年增收近5万元。”

智慧植物工厂育佳果

与番茄小镇不同,位于十总镇的圆宏万嘉智慧农业基地创新性地采用了立体种植技术,将番茄栽培于“空中”。

作为南通首个全电驱动的智慧植物工厂,圆宏万嘉运用高温消毒后的椰糠与17种精心配制的营养液滋养番茄,有效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我们的番茄种在智能温室,可以远程操控温度、湿度、光照,数值一旦异常就报警,保证番茄在良好的环境里生长。”基地负责人王春亮介绍,去年9月,基地对番茄苗进行定植,由于之前浇灌植株使用的是地下水,盐分高,番茄苗生长受阻,后来又遭遇持续高温,基地迅速采取措施,更换浇灌水源,启用外遮阳设施及风机降温等,成功克服困难,让番茄植株重获生机。

目前,圆宏万嘉基地种植了5个品种的番茄,其中Saopolo与Vitalin品种较为成熟,深受市场欢迎。凭借其卓越品质,这里的小番茄主要供应山姆、麦德龙等大型超市。“自1月以来,基地小番茄的销售额已突破50万元。”王春亮说。

全流程追溯保障品质

为了进一步提升辖区番茄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通州区农业部门不仅鼓励农场负责人多种番茄、种好番茄,还建立了番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追溯系统。

“我们辖区内的每批次产品都有专属的‘身份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番茄的生长过程和品质信息。”在通州区农产品检测中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刚上市的番茄进行农残检测,工作人员王竞楠展示了二维码溯源平台。

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通州番茄成了农民的致富果和市民信赖的食品。通州区作栽站站长吴永军介绍,下一步将建设数字农业大脑,实现全区5.6万亩设施大棚的智慧管控全覆盖,并计划培育5个亿元级蔬菜加工企业,让通州的“菜篮子”装满包括小番茄在内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延长产业链。

作者:黄艳鸣 来源:通州区农业农村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