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农业农村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走在前列,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
(一)着力提高政治能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厅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举办农业农村系统干部法治能力专题培训,编印《省农业农村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文件读本》,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将法律法规制度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重要内容,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1次,印发学习会议纪要、专题简报等11期。自觉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领悟、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二)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厅主要负责人自觉担起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本厅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组织召开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专题述法会,5位市县农业农村局和厅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两代表一委员”及专家进行质询,司法部法治督察局、农业农村部法规司等领导点评,35家省级机关法规处长观摩指导。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厅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三)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行业条线工作要点的通知》《2024年农业农村法治工作要点》《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分解方案》,提出16项工作内容、细化24项任务,明确任务内容、责任主体,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压紧压实。组织13个设区市农业农村部门进行了书面述法,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明确全省农业农村法治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规范政务服务,提升工作效能
(一)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抓住高标准推进“一网通办”的契机,对自建系统按照“应对尽对”原则,完成农机等政务服务系统与厅行权系统对接;协调部相关司局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渔业捕捞许可等垂管系统与行权系统对接、实现实时数据的互联互通。深化政务服务条块统合工作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并在全省深化政务服务条块统合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开发移动端应用与“苏服办”移动端对接,实现“三端融合”服务。实时推送执法数据至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累计传输数据近9万条。
(二)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推动办事指南标准化,组织对省市县三级运行的232项行政权力事项和152项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进行全面梳理规范,更新细化办理依据、受理条件等实施要素,进一步提升办事指南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涉农电子证照制作与归集工作的通知》,加强对省市县三级涉农电子证照的统筹管理,全面提升证照质量和供给数量,为推动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三)不断规范监督检查制度。统筹“双随机,一公开”事项,制定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9项,覆盖9个大项,20个小项,省本级抽查任务20项,跨部门联合检查4项,完成率均为100%。在GIS、卫星遥感图像等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将资源增殖养护、资源与环境监测、水文水资源信息、基础设施及管理单元等数据要素纳入“一张图”。在违章高发水域布设重载云台、中载云台、全域相机等监控设备,建成智慧渔政监管系统,实现渔政执法精准定位、精准出击。优化升级数字技术基础支撑能力,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贯穿政务服务其中,推动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数据相互联通。
三、提升立法质量,加深法治保障
(一)稳步提高立法水平。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以立法实践贯彻党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立法调研、征求意见、法规起草等环节,配合立法机关,高质量起草《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修改)》等法规草案。目前,《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已进入省人大常委会二审。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文件草案,着力将成熟稳定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纳入到法律制度中,共反馈省人大、司法厅等机关50余部法律文件的修改意见,并配合省人大、省司法厅做好《农业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法》等法律的调研组织工作。
(二)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制。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报备等工作。印发《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计划制定7件,修改26件,废止2件。对承办处室(单位)提交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送审稿认真开展合法性审核,对制定流程进行严格把关,出台后及时报备、提醒做好文件解读,出具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意见书20份。截至12月底,厅党组会已审议通过行政规范性文件10余件,其中5件已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三)落实合法性审核及备案审查制度。严格落实好对厅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订立合同合法性审核及备案审查的要求,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已对1件重大行政决策、21件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党内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参与开展专家论证6次,风险评估1次,集体讨论25次,24件审核通过,1件退回后重新提交审核通过。完成对300余份合同的审查备案工作。全面审查2023年以前制定的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33件,涉企政策文件104件,对其中58件进行集中清理。
四、深化执法改革,提升执法水平
(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修订《江苏省农业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组织起草全省农业行政处罚免罚轻罚清单。全面贯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农业综合执法和渔业条线三项制度实施办法,提升全省执法规范化水平。苏、皖两省六市签署农业行政执法协作协议,在农资生产经营信息共享、案件线索通报、跨区域案件协查、联合执法与重大违法案件协办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今年已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次。制定《农业违法案件线索通报工作规范》,提高违法案件线索追溯效果,已累计通报跨市违法线索60余起,其中跨省线索34起。制定印发《关于开展 2024年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结对共建活动的通知》,采取省市结对、市际共建、市县共建和专家挂钩等形式,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结对共建活动。
(二)开展执法专项整治活动。扎实开展“绿剑护粮安”“凛冬亮剑 先锋护渔”“农资打假”等执法系列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农业违法行为。开展农业行政执法交叉检查,对13个设区市27个县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跨市交叉互查,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75家,评查农业执法案卷65份。发布农业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典型案例19个,指导地方执法机构统一执法标准,着力推动全省农业执法水平整体提升。
(三)开展执法人员分类分级分层培训。按照“省级突出执法办案共性难点、市级注重核心技能、县级普及全体执法人员”,分级分类推进全省全员培训。省级已分类开展农业、农机和渔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3个班次,共培训执法人员350人次。在完成业务工作培训的同时,全厅417名执法人员全部参加省司法厅组织的2024年全省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培训参与及完成率100%。组织9名新增厅属执法人员参加资格考试,考试通过率100%,新申领、换发行政执法证件344人。对省农机安全监理所裁撤后调整到新执法单位的25名执法人员及时变更执法证件。组织开展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组队参加2024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获得团体一等奖。
五、创新普法方式,增强宣传质效
(一)持续打造“法润苏农”普法品牌。聚焦“五项工作”赋能三农普法。一是将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结合实际组织申报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计划,举办省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班1期,培训农户100人。二是上线12期“法润苏农”“苏小秾说法”节目,取得良好反响。三是组织开展农村学法用法视频征集评选活动,并向农业农村部推荐11个优选视频。四是组织厅青年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多次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户等活动。五是建立普法品牌师资团队和课程体系,印发《农民群众常用法律知识普及手册》7000册。我厅法规处获评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二)开展“情暖三农·送法下乡”普法宣传活动。每年在宪法宣传周举办“情暖三农·送法下乡”普法专场活动,2024年普法活动于12月6日在句容市后白镇二圣村法治广场顺利开展。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八届,参与的群众、机关干部、执法人员、普法志愿者近7000人,发放资料5万余份。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粮食安全保障法、畜牧法等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法治观念、法治水平、法治意识,营造出和谐有序的农村法治环境。
六、存在的不足及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普法宣传与业务结合还不够紧密,“双随机”监管制度的时效性还有待完善,农业执法队伍人员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仍需要进一步优化,赋权乡镇的农业执法事项需要灵活调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省农业农村厅法治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依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我省实施方案,聚焦“以法惠农 以法护农”,以更快更优更稳的步伐推进乡村振兴。一是配合立法机关抓制定。以立法实践贯彻党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省人大、省政府推进涉农立法,高质量开展立法调研、征求意见、法规起草等环节,积极推动出台《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二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组织对省市县三级运行的许可事项,统一编制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确保同一事项在全省实现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标准统一、全面融合、服务同质,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三是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对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行政执法工作监督指导,配齐配强行政执法监督力量。四是深入实施“八五” 普法规划。持续开展“法润苏农·宪法进农村”“情暖三农·送法下乡”等普法活动,大力营造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