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高效节水灌溉是丘陵山区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基于江苏连云港的实践
浏览人数: 1016 2019-10-23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徐恒柱

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省连云港市是一座倚山伴海的港口城市,境内兼有平原、丘陵、滩涂不同地形地貌,其中丘陵山区面积约占1/3,共涉及东海、灌云和赣榆、连云两县两区的21个乡镇。由于丘陵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加之水资源匮乏,土壤耕层浅薄,保水保肥性能差,所以只能种植玉米、花生、小麦等旱作物。即便如此,每逢枯水年份,大部分农田还是“望天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年来,连云港市通过在丘陵山区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不仅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而且助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快了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一、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推进陵山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连云港市丘陵山区土地贫瘠、土层较薄,土壤自身留不住水,所以田间水利设施普遍效益不高;此外,过去丘陵山区治理偏重于跨区域调水的工程措施,如修建多级提水泵站和小型水源工程,以及输配水防渗渠道等,由于工程成本过高,而大田作物效益低,不足以抵偿电费成本,最终得不偿失。当地干部群众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节水降本增效,才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正确选择,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一是水量损失小。常规灌溉纵向不产生深层渗漏,横向被湿润的面积只有30%—50%,而高效节水灌溉在配水时实行局部灌溉,通过横向、纵向湿润作物主要根系的土体,在输水过程中损失水量很少。以蓝莓滴灌为例,每亩灌溉一次水量为5.6立方米,按年灌15次,年用量84立方米。而常规灌溉一次需水130立方米,按年灌10次,年用量1300立方米,其用水量是滴灌的15倍。

二是保水性能好。高效节水灌溉采用高频灌溉,每到2-3日灌溉一次,每次灌溉少许水量,更加适合丘陵山区农用地土层薄、保水性的特点。高频灌溉让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避免土壤含水量接近凋萎含水率或饱和含水率,土壤始终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和水肥条件,也能对少雨地区土壤盐分进行持续冲洗,达到了淋盐丰产的目的。

三是工程占地省。高效节水灌溉可以减少沟渠和田埂占地,耕地利用率提高了7%—13%。而常规灌溉体系以渠道、引水、输水、节制建筑物等组成。如渠道分干、支、斗、农等多级渠道,以占用较小空间的农渠为例,包括渠道两侧保护范围,占用空间至少2米宽度,百公里渠道净占地需300亩。而高效节水灌溉体系采用地下管道铺设,埋入地下的管线几乎不影响地面耕作,基本不占用土地,从而节省了土地资源。

四是灌溉效率高。高效节水灌溉,通过喷灌、滴灌等方式,可不受地形的限制,把水源送到任何一个高程,或者直接送达作物的根部,无需在田里面或灌沟里径流,也避免了水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从而大大提高了利用率。

五是污染排放少。高效节水农业通过水肥(药)一体化灌溉,既节水省工,又能实现精准施肥(药)。据测算,每亩可缩减5-8个工日,减少肥量30%-50%,减少药量15%-30%。除节肥节药、保持水土外,高效节水灌溉代替混凝土明渠灌溉,可以减少混凝土用量和污染排放,维护丘陵山区的生物多样性。

二、高效节水灌溉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连云港市高效节水灌溉的实践让当地干部群众尝到了甜头,更深切理解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一是较好解决了谁来种地等问题。当前,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土地无人耕种等成为较普遍的现象。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村留守人员可以从事轻体力劳动,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丘陵山区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通过规模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显著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是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得益于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灌溉保证率的提高,赣榆区成功吸引沃田蓝莓等14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种苗研发中心、冷链加工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对蓝莓等产品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成为丘陵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进一步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在丘陵山区推广高效农业灌溉技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由于直接经济效益显著,从而充分调动了种植大户、农业企业参与丘陵山区开发的积极性,当地农民在政府引导和组织下,将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进一步加快了土地流转的步伐,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四是大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前,连云港丘陵山区的农田大多是“望天收”,亩均净收入不足200元。加之劳动力大量输出,甚至出现“撂荒”现象。而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地区,每亩耕地流转费达到900元左右,加上打工等其他收入,当地农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农田,亩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赣榆区某农业龙头企业种植蓝莓引进智能化温室设施,比传统种植提前3个月上市亩产2000斤,每斤售价高达300元,300余亩的温室大棚年产值1.89亿元。

三、对进一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几点建议

一要用好项目资金发展高效农业。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农业项目资金有机整合起来,在丘陵山区通过建设发展喷灌、滴灌和管灌等措施,发展苗木花卉、经济林果、优质茶叶等设施农业,推进丘陵山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有效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丘陵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同时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适度规模经营形成集聚效益。只有规模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才能推进丘陵山区高质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在科学、高效的管理条件下,可大幅降低工程建设规模和成本。要改变丘陵山以农户为单元的种植模式,引进现代农业企业进行专业化运作,加快土地流转,通过产业带动,企业拉动,农民参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三要进行专业服务提升运营水平。要培育专业化社会服务公司,开展水灌溉设施维护、运行管理,为企业和农民解除后顾之忧,更好地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比如,定期检查系统水质情况,加强对管网的巡视,灌溉季节结束后及时进行保养等,用专业的人才、专业的队伍,干专业的事情,提升工作效率。

 四要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要以蓝莓、大樱桃、猕猴桃种植等高效作物为平台,通过林果苗木培育、品种研发、林果产品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撑与研发平台,为周边地区种植户提供优质育种,无偿提供技术和销售信息,定期对农民进行培训,使蓝莓、大樱桃、猕猴桃种植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农户的“富民产业”。在产业发展基础上,要求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种苗研发中心、冷链加工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升级,做大作强做优

来源:厅农田建设管理处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本网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转载此文,请与本站联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