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草鸡林下养殖技术 |
||
|
||
林下养鸡是利用经济林、用材林等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既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实现林牧和谐发展。技术要点如下 : 一、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消费热点及养殖场发展规划,选择本地鸡和珍奇观赏性好的鸡品种,如乌鸡、芦花鸡、苏北草鸡、北京油鸡等品种。 二、林下养殖设施要求 1.育雏舍 参考蛋鸡育雏舍建设规范。为减少投入,草鸡育雏也可在规模养殖场或由合作社集中育雏后,再分散至各林地放养。 2.放养棚舍 在林中或林边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搭建鸡舍,要求坐北朝南。棚舍应注重保温性能,鸡舍高度2.5~3米为宜,可建成塑料大棚式或石棉瓦结构。舍内设置栖架,根据饲养量,一般按每平方米 10 ~ 15 只进行设计。 3.放养场围网 林地四周可以建围墙或设置篱笆,也可以选择尼龙网,网目为2厘米×2厘米,高度1.5~2米,围网要定期检查,破损的及时维修。 三、喂料和饮水设备 料槽要放置在鸡舍内或鸡舍附近,固定要牢,数量充足。每次加料到容器的1/3处即可,以鸡40分钟吃完为宜,加料每天2次,冬季应在晚上再加料1次。饮水器一般为5~10升的真空饮水器,最好为红色,以便饲养人员和鸡群识别,按每50只1个标准配备。饮水器除在饲喂用具附近摆放外,在林地中也要至少每30米设置1个,以满足鸡群的饮水需求。此外,料槽和饮水器的高度要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升高。 四、放养时间 育雏时间决定本批鸡的放养期和产蛋高峰期时间,大部分地区放养时间宜在4~10月,这段时间野生饲料资源丰富,环境温度适宜。蛋用草鸡一般要至少在15周龄前放养,因此育雏安排在12月比较适宜。肉用草鸡饲养时间一般为90~150天,室内育雏时间为30 ~ 50 天。 五、放养阶段的饲养管理 1.确定合理放养密度 根据林下植被生长情况,每亩地可以放养 100 ~ 200 只鸡。 2.分区放养 将林地分隔成4~6个小区,让鸡群在一个小区放养3~4天,然后换到下一个小区内放养,即采用轮牧的方法,以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疫病的控制。 3.饲料补饲 放养阶段的鸡要充分利用野生饲料资源,如青草、昆虫、草籽等。不过,虽然野生饲料是放养鸡群的重要食物,但由于其营养不全面,容易造成鸡营养缺乏,必须补饲一定量的配合饲料。野生饲料资源丰富时,每只 鸡每天补饲30~50克;野生饲料资源不足时,每只每天补饲量为50~80克。补饲按30只鸡1个料盒的比例来确定料盒数量,放在鸡舍前的场地上。 4.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管理 放养条件下,草鸡的日常生活很多时间在野外度过,外界的气候条件如温度、光照、风雨雷电、霜雪、冰雹对鸡群的生活影响较大。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调节措施,保证鸡群健康和生产的稳定性。 六、卫生防疫措施 1.场地要定期清扫 把粪便、剩余的青绿饲料、树叶等污物及时清理,集中到场外固定场所堆积和发酵。有条件的林地可定期适度深耕,使新土覆盖地面改善林区环境,同时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林木生长。 2.保持鸡舍内良好的空气质量当鸡群到舍外放养场地活动时,要把鸡舍的窗户、门、风机打开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使鸡舍的有害气体、空气中的粉尘及微生物等尽可能排出。 3.场内要定期消毒 温度低的季节每周喷洒1次消毒药,温度高时每周消毒 2 ~ 3 次。 4.做好疫病免疫 放养鸡与外界环境接触范围大,应按免疫程序和当地鸡病流行性做好新城疫、法氏囊、禽痘、禽流感等疫病免疫接种,同时如果发现鸡群粪便中有寄生虫病的症状,应及时采取防疫措施。 5.药物预防 要根据疫病发生的季节性和年龄特点,合理使用药物,预防疫病的发生,应尽可能使用中草药以有效避免药物残留问题,使用抗菌药时应严格遵守休药期,不使用禁用药物。
来源:201901
|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