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农历五月初二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379号提案的答复
苏农提复〔2019〕98号 签发人:唐明珍
浏览人数: 238 2019-06-13

A

(公开)

苏农提复〔2019〕98号                      签发人:唐明珍 

徐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江苏省道地药材种植 提高本土中药材基地化建设水平》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药材是我省特色农业产业,种植历史悠久,药材质量优良,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据行业统计,2018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40.7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30.6亿元。总体看,我省中药材产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种植区域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徐州、淮安、盐城、泰州和宿迁五市,其中盐城面积最大,达15万亩。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大县有溧水、睢宁、亭湖、射阳、滨海、阜宁等12个。我省中药材种植品种有40多个,主产山栀子、白菊、金银花、瓜蒌、何首乌、银杏叶等,其中山栀子主要分布在南京溧水,种植面积达1.1万亩;白菊主要分布在盐城的亭湖区、射阳县,种植面积为10.4万亩;瓜蒌主要分布在阜宁、涟水和宿豫,种植面积为7.3万亩。二是药材消化能力较强。全国中药制药企业50强中江苏企业占13席,无锡山禾药业集团、泰州苏中药业集团、连云港康缘药业等企业年销售超过2亿元,扬子江药业集团超过20亿元,这些大型中药制药企业需大量药材原材料。省内多家中医院每年使用大量中药材产品,如江苏省中医院每年白花蛇舌草用量16吨左右。三是药农种植效益较高。如宜兴有药农在板栗树下套种元胡、白花蛇舌草,可轮作三年,亩效益达9000元。2018年,盐城市瓜蒌种植亩纯效益达1200-2650元,同地区稻麦亩纯效益仅799元。

近年来,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各级农业部门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引导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个100”示范典型培育,把中药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中药材等高效特色产业。出台《关于加快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实施意见》,省林业局印发《江苏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服务。自2009年开展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工作,鉴定多个中药材新品种,如神元1号(铁皮石斛)、苏薄1、苏薄2号等。科学布局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发展道地药材为主要方向,推进金银花(东海)、白菊花(射阳洋马)、浙贝母等中药材标准园建设,促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粮特经体系成立中药材创新团队,江苏省药学会与苏中药业集团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服务示范基地”及科技服务站,专家团队与中药材基地挂钩,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加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药材质量水平。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产地初加工、专业市场、中药饮片生产经营等各环节的管理,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省里出台了《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江苏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等政策文件,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省级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丘陵山区开发项目中对中药材种植所需喷滴灌、遮阳网、质量追溯、田头预处理等生产设施予以扶持,加快完善中药材基地生产条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强化野生药材资源地、栖息地保护,同时鼓励开展人工种养;加强对药材的引种与驯化研究,规范审批、严格监管,对人工繁育场地设施和人员技术力量进行监督,并引导意向单位进行人工科学繁育;打击非法猎捕和贸易,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予以依法打击,对以人工繁育为幌子行非法猎捕、买卖之实的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重点加强种质资源开发,推进苏薄荷、白菊花、瓜蒌等江苏道地中药材品种种质资源选育、规范化种植、药用有效成分筛选等科研工作,加强我省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江苏省种子条例》已经进入今年省人大立法计划,我们拟将非主要农作物认定工作写入《条例》,规范中药材新品种培育程序,确保中药材品质。

二是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出台《江苏省中医药条例(草案)》,目前已处于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草案包含中药保护与发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等内容,并规定“加强中药材质量监测、建立中药材流通溯源体制”等。我省30多种道地、野生、大宗中药资源,绝大多数已收载入《中国药典》(一部),其他品种收载入《江苏省中药材标准》。《中国药典》和《江苏省中药材标准》均为法定标准,定期增修订或改版,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监督、检验的依据。新版《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第一册)已进入公示阶段,其依法收载了国家药品标准未收载但在我省辖区内具有地方特色、临床习用的中药饮片,将推动我省道地药材种植的发展。省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继续大力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也将支持中药材产业,联合省有关部门,加大对中药高新技术企业扶持,促进中药材产业优化升级。

三是提升药材基地建设水平。坚持以发展道地药材为主,以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针,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深入开展中药材标准园建设,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管理,培育优质精品品牌;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等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创建,加快中药材种植向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保证药材质量,提高种植收益。

四是提升药材产品安全性。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严禁滥用农药、抗生素、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等。加快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控制标准。对地产中药材逐品种制定产地初加工规范,统一质量控制标准,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水平,避免粗制滥造导致中药材有效成分流失、质量下降。严禁滥用硫磺熏蒸等方法,二氧化硫等物质残留控制在规定限度范围内。充分利用《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涉及有机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方法有GC-ECD法、GC-NPD/FPD法、GC-MS法、HPLC-MS法,可实现对150多种农药的同时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汞和砷元素形态及其价态测定法”等药材质量检测方法,加强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农药残留量、二氧化硫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的检验检测,防止不合格中药材流入市场。

五是加强产业体系队伍建设。以省园艺学会芳香与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为纽带,联合省科技厅、省内相关科研院所、省内大型中药企业等单位成立江苏省中药材行业联盟,加强科技协调创新,围绕中药材资源保护、野生品种驯化、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加快形成人才引领、平台支撑、联盟协作、基地统筹的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同时,依托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和教学单位,培养药材种植方面的专业科技人才。充分利用全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培训项目,加强中药材种植户种植技术、政策法规、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引导药农加强种植管理,提高种植收益。

感谢您对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6月11日

联系人姓名:李岩

联系电话:025-86263422

抄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药品监管局、省林业局

来源:厅种植业管理处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