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 田 美 景 入 画 来 |
||
|
||
泰兴市农业农村局江苏省泰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现有耕地100万亩,人口120万人。作为全省农业大县,近年来,泰兴市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高标准农田建设量质并举。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6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69%。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坚持统筹谋划 绘好“一张蓝图” 泰兴市农业农村部门围绕“藏粮于地”战略,科学规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十三五”以来,全市通过对中低产田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以及待重新改造和未建成的农田标注在一张图纸上,将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农业发展现状统计在一张表格里,“一张蓝图”全面反映全市的农田建设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高标准农田项目选项的科学性、合理性,也更准确掌握了规划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全市16个乡镇中,有12个乡镇位于黄桥老区,经济基础薄弱、历史包袱较重,高标准农田建设欠账较多。为此,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建设,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行多项措施综合治理,结合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安排建设内容,将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到实处。同时,注重项目整合,多方筹措资金提高建设标准,近两年农田建设项目区共投入资金1800万元,累计平整土地3000亩。曲霞、张桥两镇交界处的戴窑洼地是全市农业生产最薄弱的地区,区内面积14.9平方公里,地面高程最低2.8,最高4.0米,每逢暴雨极易成涝成灾。为此,泰兴市集中投入3000万元,通过两年奋战完成“根治”工程,使两镇交界的8个村约2万人直接受益。 二、坚持质量为先 落实三项制度 质量是农田建设项目的生命,也是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关键。泰兴市通过制定“三项制度”,以严格管理打造一流工程。一是施工材料检验制度。施工材料进场时,监理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检验把关。第三方检测机构也不定期到料场抽检原材料,到施工现场抽检工程实体。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严格把关,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工程质量隐患。二是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监理单位在编制监理规划、制定监理方案时,对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工程关键部位或工序,进行现场不间断跟班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监理人员的日常履职情况通过视频、电话、工作群等手段实时监管考核,要求每天现场巡查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对于所发现得工程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督促限时整改到位。三是工程变更调整制度。要求项目工程建设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变更、调整工程建设地点和建设内容,没有变更手续而调整的事项,在项目竣工验收和决算时一律不予认可。 三、坚持效益为本 造福一方百姓 机耕道通到了家门口、防渗渠修到田中央、撂荒地成了连片田;田间道路、硬化渠道纵横交织,田野庄稼郁郁葱葱……万亩粮仓田畴起,田野欢声丰岁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扮靓了泰兴新农村,更点燃了农民新希望。 新街镇是泰兴的重点园区乡镇,也是整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乡镇,园区示范带动能力强,产业效益明显。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打造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3万亩,目前已实施面积2.74万亩,包括设施种植、露天种植、规模养殖。2014—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立项4次,连片治理面积2万亩,财政资金投入3000万元,为园区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区内共成立了3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1850户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新增用工8000多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5%。2019年园区将继续扩大面积8000亩,其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00亩,进一步扶持壮大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 通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黄桥镇依托优势和特色加快发展,祁巷村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近年来,祁巷村还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乡村”“江苏省最美乡村”“黄桥小南湖3A风景区”等多个荣誉称号,成为融休闲娱乐、健身养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生态园。2017年,当地实现生态旅游收入2800万元,旅游业吸引当地农民500多人就业。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四月的祁巷,牡丹园人流如织,短短几年时间,曾经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摇身一变成了火爆的旅游景点。许多农田建设工作者还依稀记得,当年为了这片土地辛勤付出的情景,如今的发展变化,更让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重整田畴织锦绣,良田美景入画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带动下,泰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粮食生产正释放出巨大的潜力,农村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如今,站在新起点上,沐浴着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春风,泰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仍在持续推进,2019年全市将继续完成4.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一幅更加壮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泰兴大地徐徐铺开……
|
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