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471号提案的答复
苏农提复〔2021〕45号 签发人:唐明珍
高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中药材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省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药材质量优良,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我厅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促进我省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一、中药材发展基本情况
(一)产业规模稳定。据行业统计,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39.5万亩,产量27万吨。主要分布在徐州、淮安、盐城、泰州等市,其中盐城面积最大,达23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8%。我省中药材种植品种有40多个,主产白菊、瓜蒌、何首乌等中药材,其中菊花11.7万亩,主要分布在盐城的亭湖区和射阳县;瓜蒌7.4万亩,主要分布在射阳、阜宁、涟水和宿豫;何首乌1.6万亩,主要分布在盐城滨海县。
(二)生产水平提升。近年来我省以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将药用植物标准园创建纳入省级标准园创建范围,带动药材产地按标生产、规范管理,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在药材生产基地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减少化肥用量,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用量,药材绿色化生产水平提升。
(三)需求牵引增强。中药材目前在健康领域需求旺盛,这些需求来自医疗和保健两个层面。从医疗的需求而言,全国范围内中药企业对于质量好、疗效确切的中药材需求持续增长,而现阶段这些中药材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的上下游产业链尚需进一步建设。我省的优势道地药材发展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加大投入,引进我省中药工业的资金、市场优势,大规模推动我省中药农业发展升级的新局面。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2020年7月31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江苏省中医药条例》,2020年12月11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这为我省中药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省将紧紧围绕《条例》和《意见》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在全系统举办学习宣传周活动,同时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并以此为契机,以苏北、苏中和苏南区域化为前提,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重点区域打造重点品种为目标,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为导向打造一批重点品种,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引导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中药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中药材等高效特色产业。将中药材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切实重视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尽快建立我省道地药材资源圃,加强管理和保护。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地方政府为依托,集中力量建设、打造规模化、规范化的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加强集中示范及推广力度。
(二)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开发。大力支持中药材生产,开展中药材资源普查,强化药用植物育种工作,选育一批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推进特色品种提纯复壮。扶持道地药材种植,积极恢复茅苍术、苏芡实、苏薄荷等传统知名道地药材,建设一批生产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药用植物标准园,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中药特色产业园区和中药产业基地,促进中药生产、研发、物流、贸易等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推动培育中药产业集群。加强对分散农户种植药用植物的指导,引导有实力的中药企业、中医医疗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中药材,推进中药材生产全程标准化。全省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30万亩以上。
(三)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粮特经体系成立中药材创新团队,江苏省药学会与苏中药业集团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服务示范基地”及科技服务站,专家团队与中药材基地挂钩,开展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产业合作,集中力量,解决共性生产和产业问题,为中药材生产企业做好智力支持和行业服务工作,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加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药材质量水平,切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省级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丘陵山区开发项目中对中药材种植所需喷滴灌、遮阳网、质量追溯、田头预处理等生产设施予以扶持,加快完善中药材基地生产条件。加大我省特粮特经体系食药同源产业链开发,促进保健相关领域的产品生产、开发,养生餐饮等特色发展,集中有特点、有优势的特粮特经农产品向中药养生保健产品的过渡升级,将部分有特色的传统农业有计划地向中药农业转型,增加效益和产业内涵;结合食药同源的产业链推进发展健康小镇、新农村建设。
感谢您的关心支持!在推动中药材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将给予更多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恳请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5月13日
联 系 人:黄波
联系电话:025-86263334
抄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