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非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1+8+20+n”模式 |
||
|
||
一、案例背景 徐州市铜山区是江苏省畜牧大县(区),2021年全区禽畜粪污产生量为固体粪污76.3万吨,液体粪污114.47万吨。目前固体粪污利用约74.78万吨,液体粪污利用约108.89万吨,当务之急是大量尿污及冲洗水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经过数年的努力,徐州市铜山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以上。我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步伐逐步加快,畜禽粪便肥料化和能源化均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产业化水平较低,商品化利用程度不高,非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亟需建设一个高效切实可行的粪污处理体系,提高畜禽粪污处理能力,大力提升非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工作,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做法 1、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徐州市铜山区从2020年起开展非规模养殖场户粪污治理整村推进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全区非规模养殖场全部治理完成。目前这项工作已接近收尾,大大提高了非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储存能力,部分养殖场可以实现就近还田利用,无处理能力的养殖场均配套建设了粪污收集池,并与镇畜禽粪污收集点签订协议,委托收集处理。 2、根据相关政策,规模养殖场自己要配套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自行就近还田消纳利用。目前徐州市铜山区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已具备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但部分规模养殖场没有土地或拿不出资金来建设处理设施设备,对这部分无土地完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的或无能力消纳处理的规模养殖场,徐州市铜山区要求他们与镇畜禽粪污收集点签订协议,委托收集处理。 3、徐州市铜山区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畜禽粪污处理中心1处,利用种养循环项目建设8个沼气站,利用市级资金配套建设20个畜禽粪污收集点,由此形成“1+8+2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收集体系。1个畜禽粪污处理中心负责全区非规模养殖场和少部分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的处理;8个沼气站作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的补充,负责8个镇部分非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的处理;20个畜禽粪污收集点负责将非规模养殖场粪污集中收集起来,再输送到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或沼气站。 4、畜禽粪污收集体系运行示意图 附图1、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徐州市润磊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附图2、马坡镇沼气站 附图3、张集镇畜禽粪污收集点 附图4、房村镇收集点 附图5、黄集镇收集点 附图6、柳泉镇收集点 附图7、马坡镇收集点 附图8、伊庄镇收集点 三、发展成效 目前,由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牵头,建设畜禽粪污运营网络,开发管理软件,将全区养殖场和粪污收集点、沼气站纳入网络中,通过网络平台管理整个运营体系。20个畜禽粪污收集点已全面运营,充分发挥车型小、进出方便的优势,将无畜禽粪污处理能力、地处偏僻的养殖场畜禽粪污收集到镇级收集点,打通畜禽粪污收集最后一公里,然后通过APP上报储存量,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根据具体情况调度车辆,收集各镇级收集点的粪污到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或8个沼气站。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每年可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8个沼气站,每个点年处理5000吨畜禽粪污,共计4万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基本解决了我区非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污处理问题。目前徐州市铜山区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达96%以上。 四、经验启示 通过畜禽粪污处理网络的建设,徐州市铜山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得到极大完善,解决了非规模养殖场缺资金、无技术、无能力处理畜禽粪污的难题,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污染养殖场周边环境的问题,减少了社会矛盾,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畜禽粪污运营体系建设,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20个,增加劳动岗位120个,解决了50多个就业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困难家庭的收入,减少了社会矛盾,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 由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具有公益性,在实际运行中,如果完全靠镇级收集点向养殖场收费来维持运营,是很困难的。一是养殖场肯定不愿缴纳太高的费用,二是收集点很难收到足够的粪污。因此,需要政府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来维持体系运转。这是政府需要做的,因为从源头上减少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比污染后治理环境的成本要小得多,并且容易取得成效。徐州市铜山区目前每吨畜禽粪污补贴20元,其中镇级粪污收集点15元,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5元,后期视运营情况再进行适当调整。
来源: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农村局
|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