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022号建议的答复 |
||
|
||
李幸福代表: 您提出的“切实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央和省高度重视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及我省贯彻实施意见(苏政发〔2007〕40号)、2017年《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2019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都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省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多措并举、持续用力,着力打造一支与乡村振兴要求相适应的懂农村、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技推广队伍。 一是夯实队伍基础。省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十四五”全省农业科技与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全省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及《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全面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推广苏州市、扬州市、泰州市等地“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定向委培”农村实用人才做法,目前全省定向委培在校生规模近1000人,已有200多名优秀毕业生被充实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落实《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苏办发〔2020〕9号)规定,在基层及经济薄弱地区专业技术人才招聘引进上放宽政策,降低标准,还可适当降低开考比例等,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三支一扶”招募计划每年招募400名高校毕业生到苏中、苏北八市乡镇(街道)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 二是着力提升能力。构建农技人员终身教育培养体系,加强农技人员学历教育,近三年选拔175名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攻读农业技术推广硕士和本科函授教育,满足农技人员对学历提升需要。在完成补助项目支持农技人员培训任务基础上,省级财政每年配套330万元用于开展基层农技人员专项培训,确保每人每两年就能接受一次集中培训,全年培育1万人以上。省科技厅依托科技服务超市和星创天地,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培训。 三是强化服务落地。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衔接,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建成25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40个创新团队、500多个示范基地,在乡镇设立126个专家指导站,鼓励支持科教单位建立产业研究院、“亚夫”科技服务团等平台,引导农业科研院校和省市推广机构人才、成果、平台下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强化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农技耘App”作用,组织农技人员全部上线,为46万用户提供全天候保姆式“云指导”。全面推行“一村一名责任农技员”制度,通过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推进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每年培养5万农业科技示范户,破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省科技厅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奖补机制,鼓励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和星创天地主动联合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特点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主动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 正如您所指出的,当前农技推广存在机构改革后力量不足、人员老化、服务缺位等问题,农技推广队伍面对乡村振兴新形势显得力不从心,亟须优化体制、完善机制、提升效能。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工作。 一是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为主体构建农科教大联合大合作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农业农村部建议全国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执法检查,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保障农技人员应有服务时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进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打造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优势互补、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良性互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是加强农技人才引进培养。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泰州市等地“定向委培”农村实用人才经验,学生毕业后暂时不列入编制,在事业单位招聘时优先录用。针对此轮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职能增加、机构减少”实际,推广海安市探索建立条块结合、市镇联动、社会参与组建五大区域农业服务中心做法,保障基层农技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农技推广工作上,努力做到农技工作有人干,农民难题有人解。完善“一村一名责任农技员”制度,明确乡镇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责任,每名农技人员对接1-2个村,培养10名左右科技示范户,成为乡镇农技推广队伍的有效延伸。强化农技人员“农技耘App”在线指导,提高农技服务信息化水平。 三是持续提升基层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实施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分产业分类型开展农技人员大培训,省、市、县分层组织,省级骨干班重点培训综合性高层次人才,市级强化班重点培训专家导师型农技人才,县级专题班重点培训乡村一专多能型农技人员,计划两年轮训一遍,不断促进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持续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千门优课下乡”教育行动,建立健全学时认证、学分累计以及课程证书申领等制度,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融互通探路。 四是强化农技人员激励保障。2021年3月,省人社厅出台《关于开展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通知》(苏人社发〔2020〕152号),对乡镇农技人员实施“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三定向”政策。今年要大力推进这项工作,拓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成长空间。加大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倾斜力度,落实2021年《江苏省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对在艰苦边远地区或在基层一线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在满足相应条件后,可破格申报高一级职称。在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审、遴选建设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和示范工作室等载体平台、举办乡土人才高级研修班等方面,将农技推广人员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支持、服务和激励力度。同时,在组织优秀乡土人才参加健康体检、休假疗养等活动时,分配农技推广人员相应指标名额,进一步提升优秀农技推广人员的获得感、荣誉感。 感谢您对我省农技服务队伍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恳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6月15日
|
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农历undefined月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