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启东市吕四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
|
||
启东市高标准农田吕四港镇示范区建设项目示范区围绕“绿色高效稻麦、引进碾米产业、建成农旅风景、惠及万千乡亲、壮大集体经济”规划设计理念,通过近三年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持续建设,在吕四港镇吕复片区建成连片50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彰显现代农业蝶变示范效应。 一、“一体化”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突出规划重点。项目区在规划过程中做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实施旱改水区域根据水田标准规划设计,实现稻麦全程机械化规模种植经营;对旱作区域根据产业导向,实现节水节能灌溉。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吕四港镇2017-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2.9万亩,示范区建设高效节水灌区面积 4963亩;总投资7250万元。完成主要建设内容:灌溉泵站19座、变压器12台、输电线路9.8km、低压管道20km、机耕桥25座、箱涵闸29座、路下涵191座、仓库晒场7870㎡、水泥路47km、防护林3.2万株。三是提升耕地质量。示范区平整土地4900亩、河道疏浚83km、开挖泯沟10.7km、沟塘填埋67.2万方;完成占补平衡面积653亩,平整了土地,保持水土减少流失,为全程机械化奠定基础。 二、“规模化”发展产业格局。一是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99%。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全托管”合作社、粮食加工企业、家庭农场等参与建成高标准农田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示范区内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家,其中农地股份合作社村集体经营1家,稻米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1家,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5家。二是完善基础服务功能。为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业态创新,实现示范区产业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注重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以设施装备建设为基础,以拓展服务功能为重点,建立完善长效管理制度,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助农增收。三是延伸粮食加工产业链。为构建稻米高效种植、收购仓储、就地加工,精深包装、品牌营销、优质增效的“一条龙”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注重与市场对接,得到周围农民和社会普遍认可,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辐射带领当地农民共同发展。 三、“特色化”探寻农旅理念。一是以品牌打造农旅融合。镇、村两级成功招引粮食产销经营主体,帮助结成产、加、销一体的“吕鲜稻米产业联盟”,以“产销融合”“资源共享”“农资集采”“品种统一”“打响品牌”等显著综合效应形成品牌特色。二是以主体公园培育农旅。“吕四港稻田公园”每缝双休日,不少城里家长领着孩子来此游玩。稻田公园是目前启东市唯一一家以粮食为主题的公园,已成城乡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城市家庭浏览乡村美景的新兴网红打卡地。三是综合效益促进发展理念。一块高标准农田,只因确立了新发展理念,短短二三年就变成了一片优质稻麦基地,形成了一处“国标”稻米产业、建成了一个农旅观光项目、惠及了一方乡亲百姓,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着眼长远,富民强村。当年,原本面广量大的低洼、零散、杂乱、荒废、低产田块上,成片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能排灌、生态优”的高标准农田,可谓为项目区乡亲办成了有史以来最得民心的一桩大实事,镇、村党组织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端牢中国饭碗”的教诲,实现了“良田必须全部变粮田”的承诺。
建设单位:启东市吕四港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通唐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南通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来源:南通市农业农村局
|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