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滨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浏览人数: 630 2022-11-24


 

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滨河村坐落在美丽富饶的白马湖西岸,淮金公路与白马湖环湖大道穿境而过,拥有人口3195人,农户865户,2021年被江苏省评为百村实践、共同富裕电子商务示范村,2019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也获得过省级民主管理示范村、水美乡村荣誉称号。



该村拥有耕地面积7745亩,其中水稻良种繁育1500亩,稻虾共养1000亩,高效渔业570亩,菱角170亩、荷藕200亩、芡实220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11个,种养殖大户30余户。2021年集体经济纯收入435万元,其中发包收入386万元,税收入库35万元,其他收入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0元。20202021年,从打造"精品工程"入手,立足村情实际,严抓项目管理,狠抓工程质量。滨河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获批财政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亩,建成泵站6座,渠系建筑物45座,其中新建农桥1座、涵洞41座、水闸1座,渡槽2座,管道灌溉1815亩;新建防渗渠道5.26km,建成水泥路9.77km,植树1600株。借助乡村振兴之势,从田网、路网、渠网综合配套方面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70%,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内灌排设施配套,耕地质量优良 ,田间道理通畅 ,农田生态良好,生产方式先进,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整体规划,保障高产稳产。坚决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滨河村全部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科学有序地推进,突出集中连片,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通过两年的建设,耕地质量稳步提升,项目区溢出农田52亩。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土地流转率从2019年的不足40%,上升到2022年的85%。项目实施前,土地租金不足1000元每亩,小麦产量每亩不足900斤,水稻产量每亩1200斤左右,项目实施后,农田排灌自由,旱能灌、涝能排,土地稳产高产,抗自然灾害风险明显增强。土地租金最高达1670元每亩,今年小麦产量超每亩1200斤,水稻产量每亩超1500斤,年增加产值40万元左右。



二、先转后建,保障节约高效。采取先流转后建设的方式,建一片成一片。将该村村级土地流转率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底线,为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打下基础。

三、因地制宜,保障生态节水。对于洪金、周桥灌区下游的农田,根据其提水灌溉的大田灌溉特点,围绕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因地制宜施行小灌区改造,做到每个小灌区的灌溉面积在300亩左右,提高灌溉效率和渠系水利用率。

四、聚焦产业,保障综合效益。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岔河镇稻米主导产业,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加大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农业特色品牌创建力度,不断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建成两品一标优质稻米基地,有机、绿色稻米种植面积比例达52%;培育一批洪泽大米”“岔东大米优质稻米品牌,岔河大米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创新机制,保障良性运行。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级监管、镇级建设、村级管护12345工作运行机制。明确一个主体,即项目所在镇(街道)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主体,履行项目建设法人职责。开展两项监管,即农业农村局履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监管,财政局履行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监管。施行三级规划,即由村组进行摸排结合群众需求确定基础方案,由镇(街道)进行筛选,上报项目建设书,由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上报。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项目建设标准,统一项目中介服务,统一项目招标标准,统一项目考核验收。落实五位一体(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农村环卫保洁、农村交通设施管护、农村公共绿化设施管护、农村公共场所管护)即项目建成后及时由项目镇(街道)移交至项目村(居),由村级五位一体办公室进行管护,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建设单位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

    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施工单位:江苏淮河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20

      江苏阳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21年)

       监理单位:江苏淮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020

      江苏国源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21年)


来源: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