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新“稻”路 引领农业新未来
——2022年度南通市海安市开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4-02-28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

海安市开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开发区堑南村、品建村、上湖村,总面积0.8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5万亩。按照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投入4000万元对该项目区进行集中打造,努力建成市唯一,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高标准稻麦种植示范区。

一、坚持质量至上,打造精品工程

2022年度南通市海安市开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财政补助)涉及海安市开发区堑南村、品建村、上湖村三个行政村,项目区北至拼茶运河,南至友谊河、幸福河,东至东翻身河,西至南新公路。项目共平整土地4000亩,新建智能化泵站7座,智能化改造泵站3座,暗渠5170米,防渗明渠20335米,配套建筑物2270座,田间道路12670米,生态排水沟16665米。

二、多功能融合发展,探索农业生产新业态

一是发展智慧农业。项目区以智能化为切入点,借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坚持系统化集成,把生态、智慧、美丽等元素叠加进来,实施模式创新、耕地提质、优质精品、生态优先、田美乡村、智慧农业、高效节水、宜机化改造、精准管护、效益提升“十项工程”,将项目区进一步打造成可示范、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方。二是打造生态农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工作,利用已有的农田灌排渠道、沟塘等,构建灌排水循环体系,打造4000亩生态农田,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的生态河道、生态排水沟等,形成了生态缓冲带,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生态涵养功能。三是多渠道整合建设,打造田美乡村。积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振兴“两村”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着重突出土地连片平整、灌排设施配套、沟渠河塘综合整治、造林绿化以及农四路建设等工作,聚力打造田美乡村,推动乡村宜居宜业。

三、探索运行模式,带动效益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整体开发。建设前将所有土地流转到村,按照农业现代化和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统一规划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先实施土地平整,后配套基础设施,实现“地平整、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渠通畅”,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利用无缝对接。二是推行宜机化改造。合理布局集中育秧育苗,全面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进一步提升机械化作业率,稻麦全程机械化作业率达到100%。农机存放和维修以及农产品产地烘干、分等分级和初加工等服务配套设施齐全。三是实施规模经营。积极发展新型合作农场、农业产业联盟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高标准农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利用。示范区4000亩土地由央企北大荒农垦集团牵头种植,实施种、加、销一体化经营,服务带动海安周边大户种植水平,全面提升农业效益。

来源:厅农田建设管理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