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加强农产品收储运管控推深做实“三化”监管机制
为全面贯彻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贯通全链条监管,苏州市推深做实网格化、全程化、数字化“三化”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农产品收储运环节监督质效。
一、深入推进全程化监管,打通农田餐桌全链条。一是联合发文,加大工作力度。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农产品“三前”收储运环节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的通知》,督促基层各部门加强有效衔接和联动执法,强化收储环节监督抽检和检打联动;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或加工生产企业对承诺证进行查证验证。太仓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督、教育等部门,对12家收储运主体开展了督查检查。二是平台对接,实现全程追溯。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云质监”与市市场监管局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苏源e码通”完成对接,农产品生产、销售打通信息壁垒,通过承诺证一码溯源实现产地准入市场准入衔接新突破。全市14家食用农产品自产基地、16家食材配送企业、2107家学校食堂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生成溯源数据11913条。
二、深入推进网格化监管,织密基层管控一张网。一是织密基层监管网。全市45家收储运主体实行入网动态管理,其中42家在省级追溯平台完成建档,每双月动态掌握主体信息、产品信息和交易信息。强化乡镇主力军作用,及时补充熟悉水产养殖销售的乡镇监管员和村级协管员,督促落实“双报备+双证”上市制度,全市新增镇村两级水产网格化监管员132人。二是优化基层监测点。建成收储运环节“哨兵”监测点139个,其中水产品监测点16个;共开展收储运定量检测1059批次,速测9.88万批次,发现并避免4批次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三是探索监管新机制。支持水产养殖重点乡镇昆山巴城镇先行先试,首次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条款写入集体土地租赁合同,从源头压实承租方生产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促进基层监管体系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三、深入推进数字化监管,全方位溯源和管控风险。一是“一个库”摸清风险总体情况。建成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库,增加收储运监测等数据,全面掌握苏州农产品中污染物检出类型、重点环节、检出率(超标率)及污染分布等总体状况,目前入库监测数据达200万条。二是“一张图”展现风险区域分布。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时空动态监测,绘制不同年份的质量风险GIS分布地图,直观呈现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的关键品种、典型污染物范围与优先级别,分区域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导。三是“一张表”理清风险管控举措。利用质量安全数据库,溯源种植养殖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隐患发生原因及关键环节,制定各行业“三前”环节质量安全问题清单,提出相关风险应对建议,提升风险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