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芯片宝库” 推进种业振兴

2024-06-04 浏览次数:
字号:
分享:

  农业种质资源是推动育种创新、确保种源安全、攥紧农业“中国芯”的基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保护利用,是推动新品种选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要求,是保护特色珍稀濒危资源的迫切需要,是开发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助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江苏生态类型多样,种质资源丰富。2016年6月起,江苏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全省60个农业县(市、区)开展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新收集入库种质资源样本3446份,基本摸清了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初步探明了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演变规律,为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发掘利用奠定了基础。

  江苏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保护工作成效

  收集了一批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坚持做到“普查全覆盖、人员全发动、投入全身心”,全省60个普查县共征集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并填写征集表1659份,17个调查县采集资源样本并填报登记表1787份,征收集到的种质资源经繁殖和初步鉴定后全部上交国家种质库(圃),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征收集到的3446份种质资源样本涉及植物45个科、118个属、164个种,包含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牧草绿肥5类作物,其中地方品种占82.1%,涵盖江苏地区长期栽培的所有作物类型。

  抢救了一批珍稀濒危资源。大量地方品种是我国农耕文明和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蕴藏优异基因和优良性状的宝贵育种材料。本次普查收集到的如皋紫茗荷、兴化龙香芋等特色蔬菜资源,宝应野莲、常熟野茭白等水生蔬菜资源,阜宁果子葱、睢宁茴香鱼葱等调味品资源填补了江苏普查历史的空白。收集到537份具有显著特色的地方野生资源,如可以用于制作金丝甜枣的阜宁古木枣树、长江以南极其少见的地方苹果品种溧阳毛尖花红、仅存在于睢宁周边地区的十孔莲藕等。

  开发了一批特色地方资源。普查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步推进,阳山水蜜桃、徐州贡菜、黄金小玉米、溧阳白芹、靖江香沙芋、宝应大紫红莲藕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种质资源经过提纯复壮后生产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全产业链升级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无锡市建立阳山水蜜桃品种资源圃,与省农科院联合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挖掘品种优异、抗病性强、成熟期配套的优质资源,走出一条从资源到品种、从品质到品牌的地方特色农业创新之路;种植历史超2300年的贡菜,在徐州睢宁、邳州等地种植面积超4000亩,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每亩增加农民收入近8000元;常熟市“黄金小玉米”经过品种提纯复壮、遗传改良及产业化开发利用,核心区种植面积达4000亩,产值近亿元,带动千余农户致富,并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初建了一个资源保护体系。发布了两批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确定47家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初步建立以省农业种质资源综合基因库为核心,区域性特色专业种质库(圃)、保护区(点)共同组成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省内5家单位被确定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苏州、扬州等地也根据本区域农业生产实际认定了一批市级保护单位。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目前共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5.9万份,基本囊括了江苏省主要作物地方品种资源,以此为依托构建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为200多家育种单位提供资源3.5万份。

  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中的不足

  保护体系有待完善。部分地区未针对本区域建立运行稳定的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和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全省保护单位缺乏统一规划,一些资源重复保存。部分保护单位运行保障不稳定,缺乏专项运行维护经费。

  资源共享程度不够。保护单位未统一管理,纳入共享服务平台的资源不足全省存量的1/3,资源共享程度不够。资源在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间分布不平衡,共享流通存在壁垒。共享机制建设不健全,与种质资源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收益分配和成果转化奖励制度缺位。

开发利用尚有空间。资源鉴定利用不充分,“重育种、轻资源”现象突出。“资源宝库”中仍有大量优质基因待发掘利用,地方珍稀特色资源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支撑仍有很大空间。

  深化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工作对策

  完善保护体系。突出特色,分级分类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建好管好原生境保护区、种质资源库、综合基因库,构建科学完整的保护体系。开展种质资源登记,建立种质信息“身份证”,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册”,强化在库资源管理,及时更新复壮。将保护单位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项,持续稳定地进行投入,合理安排资源库所需用地,稳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队伍。

  健全共享机制。破除信息壁垒,将现有资源信息整合纳入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服务平台,统一收录、有序共享、有效反馈,实现资源互融互通;建立创新资源成果转化平台,将资源共享与产权保护有机结合,探索差别化管理、权益化激励,对创新资源依规赋权交易。既要走出去,加大资源共享力度,扩大“苏种”影响力;又要引进来,积极引进优异种质,加强交流合作。依法依规开展资源交流合作,多渠道展示推介优异种质资源,多形式宣传普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成效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升全民保护意识。

  注重开发利用。瞄准农业生产上最紧迫的实际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挖掘种质资源,如耐高温水稻、抗穗发芽小麦、高油高蛋白大豆和耐盐碱作物等。综合运用基因组学、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手段发掘优异新基因,强化基因组测序、等位基因规模化发掘等高通量分子鉴定技术应用,建好种质资源表型及基因型检测精准鉴定平台。科研单位与企业通过“定向鉴定”“订单鉴定”“作价入股”等开展合作,提高资源鉴定利用效率,达成双赢局面。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展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种质创新。把地方特色农业种质资源的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摆进乡村产业振兴中统一谋划,发掘更多“水蜜桃”“贡菜”和“黄金小玉米”,支撑地方产业发展,促进富民增收。

  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政府部门的扶持引导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需把握公益性、长期性、系统性三个原则。明确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公益性、基础性定位,设立专门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评价专项,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种业振兴“揭榜挂帅”等项目设置上加大对种质资源有关研究的倾斜力度。创制自主知识产权可利用新种质的过程较为漫长,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持续稳定投入机制、成果评价和收益共享机制、人才培养和职称评定机制。国家部署、省级规划、市县落实多级分层统筹,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保种单位多方横向推进,围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精准鉴定、有序共享和高效利用,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的种质资源工作新格局。


来源:202405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