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下切花菊管理要点
一、温室大棚防寒检查 寒潮天气来临前,要对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加固、维修,确保棚体薄膜无破损,特别是迎风面薄膜的完整及入口处是否能闭合严实。对于年久老化、硬化的薄膜应提前更换。另外,要掌握温室或大棚的抗风、抗雪压的情况,以便于刮风及降雪前能根据实情提前制订预案。
二、设施电路检修 冬季切花生产更依赖电力的稳定供应。温室屋顶及棚面的降水会在天沟、接缝及薄膜破损处渗漏,温室内因补光系统、卷帘(保温被)系统、加温系统拉设的电路,管线长、接头多,且遍及温室各处,如管线有破损遇寒潮后会造成短路,不仅会使切花菊的生长调控受到影响,甚至还可能酿成火灾。要提前做好管线的检查,及时更新老化的电路,特别是用电加温设备时负荷较大,更需做好巡查。尤其积雪融化时要关注雪水渗漏点的电路安全,防患于未然。
三、关键阶段加温保温 寒潮来临期间,夜间温度更低,切花菊夜间需要什么温度,要看其处在什么阶段。在孕蕾阶段,夜间最低温度要保证在15℃以上,否则孕蕾会停滞,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簇状柳叶,后期花心容易出现绿叶状器官;如还没有停光处理(还在营养生长阶段),短期内只要温度在12℃以上,切花菊仅是生长缓慢而已;如有明确定期上市目标,要重视加温,晚上也要确保温度在15℃以上,白天25℃左右。但即使没有按期上市的目标,菊花也没有进入停光阶段,夜温应至少保持在5℃以上,否则必将遭受冷害。所以应视切花菊所处的生长阶段、温室夜间的保温性,提前购置移动式电热鼓风加热装置;也可适当晚揭(10∶00前后)、早盖(15∶00前后)保温被来保温;还可根据前期施肥情况,适当补充磷钾肥及微量元素,以提高植株抵抗力。
四、覆盖保温期保足时长 低温期间切花菊管理的另一个要点是其营养阶段的光照时长一定要保证,不得少于13个小时。日光棚由于保温被覆盖时间较长,棚内是近似夜晚的亮度,此时的环境条件就成了短日照条件,如切花菊没有足够的植株高度(35~40厘米)、日长时间短于13小时,就会提前进入花芽分化及孕蕾阶段,会造成切花菊还未长到足够高度就孕蕾开花,最终导致采收时切花菊长度不足,规格不达标。因此,覆盖保温被保温期间,要通过电照补光,消除保温被盖上而导致的人为短日照,确保切花菊白天在充足光照下13个小时以上。
五、保证充足光照强度 光照方面的另一个重点是应有足够的强度。切花菊生长对光照时长最低需要是及时完成营养生长,进入了停光阶段,每天至少要保证5小时以上的光照,并且最低光强度是不能低于阴天室外的亮度。而在阴天、雨雪天,加之薄膜透光率下降,棚内亮度就会低于切花菊的光合需要,如再有保温被、积雪等遮光的,则棚内更要补光。
六、预防病害 冬季棚室湿度较高,病害特别是灰霉病、叶斑病发生的危险上升。所以应处理好温度与湿度间的关系,在能满足切花生长温度的情况下,把握中午晴朗短暂时机,通过及时通风来降低室内空气湿度(80%以下)。同时应增加田间巡检频率,发现问题及时施用针对性药剂进行治疗。可增加广谱性杀菌剂(百菌清10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等)的施用频率(5天左右),在晴天上午9~10点施用,还可采用速克灵、百菌清等烟熏剂进行熏烟处理,在预防病害的同时降低棚内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