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428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抢占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提案)

2025-07-08 浏览次数:
字号:

许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抢占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江苏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海大河大湖的省份,境内水网密布,湖泊众多,长江、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有全国五大淡水湖的太湖、洪泽湖,有全国四分之一的沿海滩涂资源,管辖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江苏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孕育了种类丰富的水产品,沿海盛产文蛤、对虾、紫菜、鲳鱼、带鱼、黄鱼、梭子蟹等多种海产品;内陆有久负盛名的中华绒螯蟹、鳜鱼、银鱼、青虾、珍珠等五大名旦2024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87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500万吨,渔业产值超19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我省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持续推动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

一、优化特色水产布局。组织开展新一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依托江河湖海资源禀赋,逐步形成水产养四大产区:太湖流域地区重点发展河蟹、青虾等特色水产品养殖;里下河地区重点发展淡水品种养殖、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沿江地区重点发展鱼虾蟹等特色优势品种养殖;沿海地区重点发展经济贝藻类、鲫鱼等特色鱼类养殖。

、大力发展特色水产。聚力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4+13+N”农业全产业链体系,支持特色水产省重点产业链和淡水鱼、河蟹、小龙虾、紫菜等细分产业链建设。全省河蟹养殖面积超300万亩、产量超30万吨、产值达300亿元,和产量约占全国半壁江山。青虾养殖产量超1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依托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淡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机构技术力量,持续推进水产种业建设、生态健康养殖。河蟹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选育出长江1长江2河蟹、江丰1斑点叉尾鮰新品种;建成全国唯一的条斑紫菜基因库,选育出苏通1条斑紫菜新品种集成示范推广了池塘工业化循环养殖、“三池两坝”尾水净化等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渔业品牌建设。聚焦种业发展、科技推广,推动我省虾蟹产业精品化、品牌化、链式化发展阳澄湖大闸蟹、固城湖大闸蟹、盱眙龙虾等水产品品牌,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其中盱眙龙虾品牌价值350亿元。

    五、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出台《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和《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指导意见》,将农村水环境整治推进水系综合整治分别纳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片区建设参考指标,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等相关部门,将水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予以推进。围绕四清一治一改重点任务,突出一部四沿五旁重点区域,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战役。针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联合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摸排调研机制,加大四不两直暗访调研力度。

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我们改进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与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等相关部门联系,重点从两个方面协同推进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着力推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总要求,持续在强基础、补短板、抓规范、促提升上下功夫、求实效,进一步提升渔业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守牢质量安全、达标排放两条底线推动海洋渔业、设施渔业、特色渔业发展,促进江苏渔业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治理有效。二是着力整治提升农业农村水环境。联合省相关部门,推进农村污水整治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年度重点工作,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对一部四沿五旁重点区域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村庄清洁成效。指导经济薄弱村抓好人居环境运维管护,用足用好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宣传教育。持续健全问题线索发现处置机制,运用好监督管理平台、舆情监测、投诉举报等渠道,广泛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公众监督,推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感谢您对推动水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全省“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5620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