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技术服务 助力三夏生产

南京市耕保站党支部开展“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

2023-06-06 浏览次数: 149
字号:

目前时值“三夏”大忙期间,5月29日,南京市耕保站党支部组织科技服务小组下沉基层一线,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

在南京市浦口区南京马涛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台育秧流水线正高效运转,育秧工人有条不紊地上盘、补土、加种、叠盘、铺盘。南京市耕保站科技服务小组走进田间地头,察看水稻育秧情况,并对秸秆基质块育秧新技术进行现场指导。服务小组专家指出,应用秸秆基质块育秧技术,摆盘铺块时要将育秧基质块“光面向上、凸面向下”,让基质块和育秧盘尽量贴紧压实;浇水时要多次反复浇水,以“手指按压基质块能摁出水”为宜,每片基质块持水量保持在600-800克;播种时要均匀播撒种子,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播量分别控制在每盘55-65克和120-150克,不宜过多。

在南京市六合区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科技服务小组察看部分已出苗秧田情况,对苗期管理提出指导意见:出苗至移栽前,旱管为主,盘内土壤表面发白或早晨叶尖不吐水或中午心叶打卷时再补水,一般不需要追肥,若长势弱可在2叶1心期适当施用速效肥料,但秧苗高度需控制在15厘米以内;移栽前2-3天适量施用送嫁肥,通常每盘施用尿素5克左右,若秧苗生长旺盛可酌情少施或不施,移栽前3-4天左右控水促根减重,保证秧苗不萎蔫即可。

科技服务小组一行还对生产情况开展调查,发放调查问卷,详细了解作物生产规模、“四新”技术应用情况、农资成本、土壤肥力状况等;听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的意见与建议,帮助分析生产成本与效益,对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地力提升技术应用等可优化的环节提出对策与意见。

下一步,南京市耕地质量保护站党支部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服务为抓手,引导党员和科技人员实干担当,推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与党建工作互融共促,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田间,持续开展“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南京市耕保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